[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原子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39185.5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1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啸涛;陈建钢;汪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之光谱仪器有限公司;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7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原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原子光谱分析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原子化器。
背景技术
原子化器是提供能量,使试样干燥,蒸发和原子化的一种装置。在原子荧光光谱分析中,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原子化是整个分析过程的关键环节,实现原子化的方法,常用的有氢化物(气体发生)原子化法以及火焰原子化法。
现有的氢化物(气体发生)原子化器一般采用石英管,这种石英管原子化器包括一外管以及一内管,外管套设于内管外部;外管通氩气,内管通氢化物气体,这种结构需要在外管上接一管道,用途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原子化器,通过将试样与进行预混合,克服了传统技术中的不足,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用途原子化器,包括用于通以气体的进气管以及设于进气管上端的燃烧装置,其中:
进气管垂直设置,其包括一外管以及设于该外管内部的内管,内管上端设于外管中心处,其下端从外管的侧壁伸出;外管内通以雾化后的试样、保护气,内管通以空气、氢化物气体或者不通气体;
外管下端设有一雾化室装置,该雾化室装置一端与该外管密封连接,另一端连接一雾化器和一路或者多路气体管道,所述雾化器用于雾化试样,所述气体管道用于通以进入外管燃料气体、保护气,雾化室装置将雾化器雾化的试样、保护气或燃料气体混合,并通入外管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内、外管均为透明的石英玻璃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结构紧凑,可根据实际需求通入不同的试样或者气体,用途多样,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用途原子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用途原子化器用于原子荧光光谱分析,其包括内管20、外管10、燃烧装置以及雾化室装置30,其中,内、外管20、10均为圆柱形的石英玻璃管,内管20的上端21设于外管内的中心处,内管20的尾部22从外管壁伸出;外管10内通以雾化的试样、保护气或燃料的混合气体,内管20可根据实际需要,通以空气、氢化物气体或者不通气体。
燃烧装置设于外管10的管口处,用于将内、外管20、10内的气体在管口11处点燃。
雾化室装置30设于外管底部,该雾化室装置30上端与外管10的下端密封连接,雾化室装置30装有雾化器31并设有一条或者多条气体管道32,燃料气体、保护气通过这些气体管道32,和雾化器31喷雾的试样经由雾化室装置30混合后进入外管10内;操作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向雾化室装置30的气体管道32内通以不同的燃料气体、保护气。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操作时,雾化器31雾化的试样与一种或者多种燃烧气体、保护气体在雾化室装置30混合后,进入外管10内,内管20根据实际需求通入空气、氢化物气体或者不通气;通入的试验气体在外管10上端的管口处由燃烧装置点燃。
本实用新型可进行如氩氢火焰原子化、氢化物发生原子化以及加空气的氩氢火焰原子化试验等原子化试验。
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底部的雾化室装置30直接将试样与保护气混合后通入外管10内,内管20可根据需求通以空气或者氢化物气体,可根据需求变换通入的气体,不仅简化了装置,且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用途多样。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之光谱仪器有限公司;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未经上海华之光谱仪器有限公司;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391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