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电机转子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0196.5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5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木廷;皮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2 | 分类号: | H02K1/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刘贻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电机 转子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型电机,尤其是指一种微型电机转子支架。
背景技术
在现有结构的微型电机中,其电机转子的两端处各设有一转子支架,于每一转子支架中设有一轴套,电子转子的转动轴穿设于二轴套之中,从而实现电机转子的设置。参阅图1,其示出一种现有的用于微型电机的转子支架的结构,该转子支架包括有一支撑架11、一轴套13及一紧固圈15,其中,该支撑架11包括有一顶板110,该顶板110自其两端侧处向下弯折延伸而分别形成有一支撑臂111,二支撑臂111分别自其下端侧向外延伸而各形成有一大致平行于该顶板110的支撑板112,于该顶板110的中央处形成有一大致球台状的容置口113,将该轴套13设于该容置口111之中,并藉由该紧固圈15压紧定位。
如附图所示,在现有的技术中,该紧固圈15沿其开口内边沿均分形成有多个簧片150,这些簧片150施加作用力于该轴套13的外表面处,从而起到定位该轴套13的作用。上述结构的紧固圈,其簧片需设计成具备足够的压紧力才能够起到定位轴套的作用,这样,通常出现紧固圈对轴套的压紧力度过大的情况,不利于轴套的自由调整同心,导致装配后的微型电机易产生功率高低不稳定、卡死、异音、震动等不良现象。
理想地,当轴套设置于支撑架之上,需使其既能防止跟随转子转动又能自由调整同心,而现有结构却很难实现轴套的此种设置要求。如簧片施加于轴套的压紧力足够,虽可防止轴套跟随转子转动,却不利于轴套的自由调整同心;如簧片施加于轴套的压紧力不足,虽有利于轴套的自由调整同心,却会导致轴套跟随转子转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微型电机转子支架,其上所设置的轴套既可避免跟随转子转动又有利于自由调整同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一种微型电机转子支架,包括有一支撑架、一轴套及一紧固圈,所述支撑架包括有一顶板,所述顶板上形成有一容置口,所述轴套置于所述容置口之中,所述紧固圈套设于所述轴套之上并与所述顶板固定,其开口内沿处形成有至少一斜起的簧片,所述簧片压接于所述轴套的外表面,所述轴套的外表面处凹入形成有至少一卡槽,所述紧固圈或顶板上形成至少一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卡入于所述卡槽之中。
上述微型电机转子支架中,所述卡槽轴向形成于所述轴套的外表面处。
上述微型电机转子支架中,所述卡槽两端开口贯通形成于所述轴套的外表面处。
上述微型电机转子支架中,所述顶板自其两端侧处弯折延伸而分别形成有一支撑臂,二支撑臂分别自其下端侧向外延伸而各形成有一支撑板。
上述微型电机转子支架中,所述支撑板平行于所述顶板。
上述微型电机转子支架中,所述卡接凸起形成于所述紧固圈的开口的内沿处。
上述微型电机转子支架中,所述卡接凸起的两侧处各自形成有一侧挡板。
上述微型电机转子支架中,所述卡接凸起形成于所述容置口的内侧壁上。
上述微型电机转子支架中,所设置的簧片为2~3个,所设置的卡槽为1~2个,所设置的卡接凸起与所设置的卡槽数目相匹配。
上述微型电机转子支架中,所述卡接凸起(142)的宽度与所述卡槽(120)的宽度之差为0.1~0.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在轴套的外表面处凹入形成有至少一卡槽,而于紧固圈或顶板上形成至少一卡接凸起,卡接凸起卡入于卡槽之中而起到定位轴套的作用,这样,既可有效地防止轴套跟随转子转动,又可减小簧片对于轴套的压紧力以利于该轴套的自由调整同心,解决了现有微型电机转子支架中轴套设置所存在的两难问题,有助于提高微型电机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微型电机转子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微型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东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01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