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解槽用阴极侧垫片和电解槽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0711.X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6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岳昭;吉行谦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5B9/00 | 分类号: | C25B9/00;C25B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丁香兰;李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槽 阴极 垫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槽用阴极侧垫片和电解槽。
背景技术
在使用食盐水等碱金属氯化物水溶液进行电分解(以下称为“电解”)的情况下,可使用离子交换膜法。离子交换膜法中使用具备离子交换膜的电解槽。作为电解槽,通常使用压力过滤型电解槽,其中,隔着离子交换膜和垫片使安装有阴极的阴极室框与安装有阳极的阳极室框密合,并利用油压等进行紧固。
离子交换膜法中,以食盐等氯化碱作为原料来生产高浓度的碱金属氢氧化物、氯气、氢气等。因此,若电解液或这些气体从电解槽泄漏出来,则不仅会有爆炸火灾的危险,在环境方面也是有害的。因此,使垫片存在于上述室框与离子交换膜之间,将离子交换膜与垫片紧固,由此来防止通过电解而生成的碱金属氢氧化物、氯气、氢气等向电解槽外部泄漏。作为垫片,大多使用橡胶制垫片,其是通过对橡胶制片材进行成型加工而得到的。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橡胶制垫片,其为了防止离子交换膜的断裂而利用增强芯材(增强布)进行了补强。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阴极侧垫片,其为了防止从阴极侧垫片局部溶出而利用氟系树脂片材进行了包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5-16408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006767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上述的橡胶制垫片具有因吸湿而延伸的性质,因此延伸到比电解槽的框尺寸还大的时候,则难以收缩为原本的尺寸,无法进行安装。因此,考虑到因吸湿而产生的拉伸,将垫片设计得稍小一些。因此,在将垫片安装于电解槽之前,需要进行用于使垫片与电解槽的框尺寸对应的定尺寸(サイジング)。但是,进行这样的定尺寸会存在下述问题:安装垫片时的工作效率变差;垫片的尺寸会因定尺寸而不稳定,因此难以在安装时进行定位等,难以在室框上进行正确的安装;等等。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槽用阴极侧垫片,其无论是在吸湿还是干燥的情况下,尺寸稳定性均优异。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制作在垫片的内部配置了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增强芯材的电解槽用阴极侧垫片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即,本实用新型如下所述。
[1]一种电解槽用阴极侧垫片,其是在大致中央处形成有开口部的电解槽用阴极侧垫片,其中,
在所述电解槽用阴极侧垫片的内部具有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增强芯材。
[2]如[1]所述的电解槽用阴极侧垫片,其中,所述电解槽用阴极侧垫片具有:
在大致中央处形成有开口部的垫片主体、和
覆盖所述垫片主体的至少一部分表面的包覆材料,
所述包覆材料具有在所述垫片主体的所述开口部侧露出的突出部。
[3]如[2]所述的电解槽用阴极侧垫片,其中,所述包覆材料含有氟树脂。
[4]如[2]或[3]所述的电解槽用阴极侧垫片,其中,俯视观察时,所述开口部为长方形,并且,所述突出部从所述开口部的至少一个长边露出。
[5]如[2]~[4]任一项所述的电解槽用阴极侧垫片,其中,俯视观察时,所述突出部的露出宽度为5mm~50mm。
[6]如[1]~[5]任一项所述的电解槽用阴极侧垫片,其中,所述电解槽用阴极侧垫片在其内部还具有包含不锈钢(SUS)的副芯材。
[7]一种电解槽,其具备:
离子交换膜;
构成阳极室的阳极室框;
构成阴极室的阴极室框;
电解槽用阳极侧垫片,其配置于所述离子交换膜和阳极室框之间;和
[1]~[6]任一项所述的电解槽用阴极侧垫片,其配置于所述离子交换膜和阴极室框之间。
[8]一种电解槽,其具备:
离子交换膜;
构成阳极室的阳极室框;
构成阴极室的阴极室框;
电解槽用阳极侧垫片,其配置于所述离子交换膜和阳极室框之间;和
[2]~[5]任一项所述的电解槽用阴极侧垫片,其配置于所述离子交换膜和阴极室框之间,且按照所述突出部位于电解槽的上方的方式配置。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电解槽用阴极侧垫片,其能够以接近于框尺寸的尺寸制造得到,并且无论是在吸湿还是干燥的情况下,尺寸稳定性均优异。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电解槽用阴极侧垫片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未经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07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