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轿车用牵引式防劫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0757.1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3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尚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尚贤 |
主分类号: | B60R21/12 | 分类号: | B60R21/1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刁佩德 |
地址: | 11016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轿车 牵引 劫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安全防护装置,特别是一种改进的组装在座椅底部的轿车用牵引式防劫持装置。
现有的车用安全防护装置,一般采用设置声光报警的方法或车内安装隔离护栏等构件,将驾驶员与乘客进行分离的方法,对驾驶员进行保护。本申请人针对现有各种声光报警或隔离护栏等防护措施存在的无实际效力,对出乘的驾驶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真正的保护等问题,设计出一种公布号为CN102862542A的“轿车用防劫持装置”。它包括组装在车内的座椅底部的上、下梁总成及传动机构总成,利用其传动机构总成的电机和带有输出齿轮的减速机驱动的带有传动螺母和传动齿轮的传动螺杆,带动传动螺母沿传动螺杆的轴线方向移动,使传动螺母带动上、下主支撑杆伸展至同一直线上,带动上梁总成举升使座垫与座椅的靠背形成倾斜夹角,使乘坐在座椅的靠背与呈跷跷板式向斜上方举升的座垫的倾斜夹角之间的劫持歹徒,以仰靠之势,陷于其中。该装置解决了现有安全防护装置不能保护驾驶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防护快捷、可靠,能对劫持歹徒进行有效地制约,确保驾驶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增强驾驶员出乘的底气和自信。但是,实际使用表明,该传动机构总成结构比较复杂,传动效率相对较低,特别是当其恢复原始状态时,操作不太方便。因此,现有传动机构总成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轿车用牵引式防劫持装置,解决了现有传动机构存在的结构复杂,传动效率低,操作不方便等问题,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安全可靠,操作方便,进一步提高传动效率和防劫持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轿车用牵引式防劫持装置包括组装在车内座椅底部的上、下梁总成及传动机构总成,上梁总成的上横梁固定在座椅的座垫底部,上横梁下方设置恢复原始位置的定位销,下梁总成的下横梁固定在车底盘上,其技术要点是:所述传动机构总成包括固定在活动底板上的电机,棘爪座,活动组装在棘爪座中的棘爪,以及由套管、滑块、传动绳和主、从动轮组成的牵引组件;牵引组件中的套管利用套管架固定在活动底板上,沿套管导向滑槽轴向移动的滑块通过上、下主支撑杆与上、下横梁相互铰接在一起;主动轮固定在电机轴上,传动绳一端缠绕在主动轮上,经从动轮导向将另一端固定在滑块的中心孔内,电机驱动主动轮转动牵引传动绳带动滑块沿套管导向滑槽移动,使上、下主支撑杆伸展至两杆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带动上梁总成举升使座垫与座椅的靠背形成倾斜夹角,与此同时,与上横梁铰接的副支撑杆沿下梁总成的滑道滑动,直至上梁总成固定时止。
所述活动底板利用联接杆铰接在下横梁上。
所述副支撑杆的上端铰接在上横梁的连接座上,副支撑杆的下端活动支撑在与下横梁固定在一起的滑道内的支撑槽牙上。
所述牵引组件中主动轮的棘齿与活动组装在棘爪座中的逆止棘爪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及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总成包括固定在活动底板上的电机,棘爪座,由套管、滑块、传动绳及主、从动轮组成的牵引组件,电机驱动主动轮转动牵引传动绳带动滑块沿套管导向滑槽移动,使上、下主支撑杆伸展至这两杆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带动上梁总成举升使座垫与座椅的靠背形成倾斜夹角,与此同时带动与上横梁铰接的副支撑杆沿下梁总成的滑道移动,直至固定支撑上梁总成,可使乘坐在座椅的靠背与呈跷跷板式向斜上方举升的座垫的倾斜夹角之间的劫持歹徒,以仰靠之势,陷于其中,所以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防护快捷、可靠,能对劫持歹徒进行有效地制约。同时,座垫被撑起的角度能将两侧车门封堵,使歹徒在一定时间内如困兽一般,从而使歹徒被夹持制服,驾驶员及时得以脱离险境,确保驾驶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该装置在社会广泛应用后,会对劫车歹徒造成极大的震撼和威慑,使劫车歹徒不敢作案。因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传动机构存在的结构复杂,传动效率低,操作不方便等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传动机构总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图5沿B‑B线的剖视图;
图7是图1中上横梁总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下横梁总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中上主支撑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沿C‑C线的剖视图;
图11是图6中下主支撑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尚贤,未经李尚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07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