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材磨机纵走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0769.4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1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苏永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盛达凯嘉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22 | 分类号: | B24B19/2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7 | 代理人: | 傅契克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翔***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材 磨机纵走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材抛磨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石材磨机纵走总成。
背景技术
在石材加工过程中为了获得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泽度,同时使石材内在的颜色、花纹、光泽充分显露出来,需要对石材进行磨光。随着石材加工技术的发展,石材的定厚和抛光技术也取得较大的进展,国内常见的磨机有桥式磨机和自动化连续磨机;桥式磨机采用固定桥式结构,通过工作台送料,磨头在横梁上的往复移动来进行表面抛光。而自动化连续磨则是多个磨头固定在横梁上,通过横梁的往复运动进行表面抛光,两种机型的磨头都只有一个横向或纵向的移动方向,功能较为单一,并且不能适应大面积抛光区域或多工位抛光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更为合理的石材磨机纵走总成。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材磨机纵走总成,其分为低纵走部、横梁和高纵走部;高纵走部与横梁一端部固定连接并与安装于机架上的高纵走轨道形成第一滚动移动装置;低纵走部安装于横梁另一端并与安装于地面上的低纵走轨道形成第二滚动移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低纵走部由伺服电机、行星减速机、纵走齿轮轴、低纵走齿条以及轨道轮组组成;所述伺服电机安装于行星减速机上,行星减速机通过螺栓固定于纵走箱上,纵走齿轮轴通过带座轴承固定于纵走箱上;纵走齿轮轴通过联轴器与行星减速机轴连接,纵走齿轮轴上安装有与低纵走齿条啮合的齿轮;轨道轮组安装于纵走箱上。
进一步地,所述低纵走齿条固定于低纵走轨道侧面,且齿向与地平面垂直。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石材磨机纵走总成,采用高纵走部和低纵走部组合的半门式结构,面对大面积抛光区域或多工位抛光需求时,可依据场地情况更合理的安装设置抛磨设备,更有利于空间的利用和更换加工石料且节约制造成本;其行走驱动使用的是伺服电机,可通过数字脉冲控制位移的精度 ,这使机器可依据坐标设置控制磨盘在工作平台内的任意位置,或者配合PLC智能控制技术,实现磨盘对不同工位的自动识别、定位,实现高度的自动化作业,大大提高了石材磨机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石材磨机纵走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全自动单头磨机的纵走总成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石材磨机纵走总成,其分为低纵走部1、横梁2和高纵走部3;高纵走部3与横梁2一端部固定连接并与安装于机架上的高纵走轨道31形成第一滚动移动装置;低纵走部1安装于横梁2另一端并与安装于地面上的低纵走轨道16形成第二滚动移动装置。
所述低纵走部1由伺服电机11、行星减速机12、纵走齿轮轴13、低纵走齿条14以及轨道轮组15组成;所述伺服电机11安装于行星减速机12上,行星减速机12通过螺栓固定于纵走箱17上,纵走齿轮轴13通过带座轴承18固定于纵走箱17上;纵走齿轮轴13通过联轴器10与行星减速机12轴连接,纵走齿轮轴13上安装有与低纵走齿条啮合的齿轮19;轨道轮组15安装于纵走箱17上;所述低纵走齿条14固定于低纵走轨道16侧面,且齿向与地平面垂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盛达凯嘉机器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盛达凯嘉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07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