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不锈钢管盘绕机的拉盘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1735.7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8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毛美景;雷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景宁宏泰不锈钢管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54 | 分类号: | B65H54/54;B65H54/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郭小丽 |
地址: | 323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不锈钢管 盘绕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锈钢管的盘管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不锈钢管盘绕机的拉盘机构。
背景技术
不锈钢盘管一般为直径0.5至20mm,厚度0.1至2.0mm的盘装或蚊香装弯管;广泛应用于化工,机械,电子,电力,纺织,橡胶,食品,医疗器材,航空,航天,通信,石油等工业领域。而加工好的不锈钢管通常会是盘装的,为了便于运输和存放,需要通过盘管机将不锈钢管重新盘装成特定的大小,而现有的盘管过程都是采用手工进行,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弄伤工人;市面上也有一些拉盘机构,但都机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不锈钢管盘绕机的拉盘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不锈钢管盘绕机的拉盘机构,包括上盘体、下盘体及连接上下盘体的主轴,主轴依次穿过上盘体、下盘体的中心并与上下盘体之间固连;下盘体的直径为上盘体直径的两倍,上盘体的外围均布有至少3根支撑轴,支撑轴上端与上盘体的外缘处固连,支撑轴的下端与下盘体的盘体固连,下盘体的外缘设有至少3根固定杆;所述下盘体的下端面设有一底盘,该底盘与下盘体下端面之间设有5-10cm的距离,所述主轴的下端部与底盘的中心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轴上沿径向可拆卸地连接有一销轴,该销轴位于上下盘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的底面设有转轮。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上设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底盘与下盘体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为8c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拉盘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有效提高了盘绕效率,节约了人力和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不锈钢管盘绕机的拉盘机构,包括上盘体1、下盘体2及连接上下盘体的主轴3,主轴3依次穿过上盘体1、下盘体2的中心并与上下盘体之间固连;下盘体2的直径为上盘体1直径的两倍,上盘体1的外围均布有至少3根支撑轴11,支撑轴11上端与上盘体1的外缘处固连,支撑轴的下端与下盘体的盘体固连,下盘体2的外缘设有至少3根固定杆21;所述下盘体2的下端面设有一底盘4,该底盘4与下盘体2下端面之间设有5-10cm的距离,所述主轴3的下端部与底盘4的中心处连接。本实用新型机构简单,使用方便,盘状管套于机构上,既不会脱离机构,也不会出现打结现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操作安全性能高。
为了防止盘装管上下跑动而脱离机构,所述主轴3上沿径向可拆卸地连接有一销轴31,该销轴31位于上下盘体之间。
便于机构的移动,更加省力,进一步的,所述底盘4的底面安装有4个转轮41。
所述底盘4上设有通孔42,可以采用一个钩子勾住该通孔进行拉动机构。。
为了使整个机构在运行中更加稳定,作为优选,所述底盘4与下盘体2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为8cm。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景宁宏泰不锈钢管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景宁宏泰不锈钢管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17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