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路板间隔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1774.7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7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蓝博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4 | 分类号: | H05K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路板 间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电路板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路板间隔柱。
背景技术
PCB电路板在使用时常采用一层层的堆栈方式来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为了散热,PCB电路板又不能紧密相叠,故通常采用间隔柱,利用间隔柱使一层一层的电路板得到足够的空间来满足散热。此外,为了使PCB电路板安装于计算机主机或其它产品的固定基板内部,通常先在固定基板上固接有螺柱、卡接柱等柱状元件,再将电路板安装于柱状元件上。故安装或拆卸PCB电路板时需要将固定PCB电路板的螺丝及螺母取下,继而才能进行安装或拆卸,操作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路板间隔柱,能够方便快捷的将两块PCB电路板间隔开,省却了旋拧螺丝及螺母的时间,且该电路板间隔柱设计简单,成本较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路板间隔柱,包括一柱状主体,所述柱状主体一端设有两个凸起,所述柱状主体的另一端设有一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两扇形卡块;所述柱状主体设有一孔,所述孔沿所述柱状主体的中轴线贯穿所述柱状主体。
优选的,所述孔为螺纹孔。本实用新型中的孔可以采用螺纹孔,以方便采用螺钉装配。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间隔柱为一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电路板间隔柱上的两个凸起、凸台、两扇形卡块与所述柱状主体均为一体式结构。使整个电路板间隔柱结构紧凑,耐压力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快捷的将两块PCB电路板间隔开,且该电路板间隔柱设计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板间隔柱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路板间隔柱的A端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电路板间隔柱的B端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路板间隔柱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柱状主体,2-凸起,3-孔,4-扇形卡块,5-PCB电路板,6-PCB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电路板间隔柱,包括一柱状主体1,柱状主体1一端设有两个凸起2,柱状主体1的另一端设有一凸台,凸台上设有两扇形卡块4;柱状主体1设有一孔3,孔3沿柱状主体1的中轴线贯穿柱状主体1。
本实施例所述电路板间隔柱为一体式结构。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柱状主体中轴线上设的孔为螺纹孔,以方便采用带有螺纹的螺钉将两块PCB电路板利用间隔柱固定。
请参考图4,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路板间隔柱时,将PCB电路板5与PCB电路板6相对应要装配电路板间隔柱的位置打通孔,然后将电路板间隔柱B端沿孔轴直接插入PCB电路板5的对应的孔中,将电路板间隔柱旋转90度,使其卡在PCB电路板5上,再将PCB电路板6对应的开孔也安装到电路板间隔柱上,然后使用螺钉组合将将两块电路板固定,这样PCB电路板5与PCB电路板6就通过电路板间隔柱固定在一起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蓝博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蓝博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17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合一功能的装载机铲斗
- 下一篇:检查井泵及沉积物除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