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水型预制式电缆直通接头的制作模具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1833.0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4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钱维忠;黄家彬;胡为进;杨奕晖;吴家华;陆磊;崔浩;柳松;陈守直;彭嘉康;王霞;吴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捷锦电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水型 预制 电缆 直通 接头 制作 模具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阻水型预制式电缆直通接头的制作模具组件。
背景技术
柔性直流电缆附件包含连接电缆与电缆的中间接头,以及连接电缆与其他电力设备的终端。传统的电缆附件,由绕包或模塑的工艺制作形成,两种方法避免不了用手工缠绕如半导电带和绝缘带等各种橡胶带材的步骤,其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非常高,需要有非常专业的技术水平才能勉强达到电缆附件的制作要求。
因而,在上述柔性直流电缆附件的制造过程中,往往需要绕包几十层带材形成,技术再高的施工人员也无法控制其绕制质量;这也会在电缆附件中形成无数个交界面从而积聚大量的空间电荷,难以满足直流电缆附件对空间电荷的抑制要求。模塑工艺中,在绕包成型后进行加热固化,成型时间长,还会因为材料热胀冷缩造成工艺误差。而在设计上,绕包和模塑的制作工艺,限制了直流电缆附件的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阻水型预制式电缆直通接头的制作模具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阻水型预制式电缆直通接头的制作模具组件,所述制作模具组件设有对应注塑形成电缆直通接头的若干模具,包括:
第一模具,该模具注塑形成所述电缆直通接头中套设于电缆外的高压屏蔽层;
第二模具,该模具注塑形成所述电缆直通接头中套设于高压屏蔽层外的增强绝缘层;
第三模具,该模具注塑形成所述电缆直通接头中套设于增强绝缘层外的外半导 电屏蔽层;
第四模具,该模具注塑形成所述电缆直通接头中设置于增强绝缘层轴向方向两端的应力锥。
所述的第一模具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上垫板、第一上模座、第一模芯、第一下模座和第一下垫板,所述的第一上模座上设有第一端部成型部、所述的第一模芯上设有筒壁成型部、所述的第一下模座上设有第一通孔成型部,三个成型部配合连接并预留出与所述高压屏蔽层形状相匹配的空隙;所述的第一通孔成型部设置有柱状突出部分,其与所述第一端部成型部啮合,在注塑时形成所述高压屏蔽层的轴向通孔。
所述的第一上模座、第一模芯和第一下模座上同时设有四组相互匹配的第一端部成型部、筒壁成型部和第一通孔成型部。
所述的第二模具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二上垫板、第二上模座、第二模芯、第二下模座和第二下垫板,所述的第二上模座设有第二上侧壁成型部,所述的第二下模座设有第二下侧壁成型部,所述的第二模芯设有第二通孔成型部,所述的第二上侧壁成型部和第二下侧壁成型部的两端配合连接,形成与所述增强绝缘层的外壁形状匹配的柱状腔体,所述的第二通孔成型部设置在所述柱状腔体的内部,在注塑时形成所述增强绝缘层的轴向通孔。
所述的第三模具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三上垫板、第三上模座、第三模芯、第三下模座和第三下垫板,所述的第三上模座设有第三上侧壁成型部,所述的第三下模座设有第三下侧壁成型部,所述的第三模芯设有第三通孔成型部,所述的第三上侧壁成型部和第三下侧壁成型部的两端配合连接,形成与所述外半导电屏蔽层的外壁形状匹配的柱状腔体,所述的第三通孔成型部设置在所述柱状腔体的内部,在注塑时形成所述外半导电屏蔽层的轴向通孔。
所述的第三上侧壁成型部和第三下侧壁成型部的端部均设有防水裙边成型部,注塑时在所述外半导电屏蔽层的两端形成防水裙边。
所述的第四模具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四上垫板、第四上模座、第四模芯、第四下模座和第四下垫板,所述的第四上模座上设有第二端部成型部、所述的第四模芯上设有锥壁成型部、所述的第四下模座上设有第四通孔成型部,三个成型部配合连接并预留出与所述应力锥形状相匹配的空隙;所述的第四通孔成型部设置有锥状突出部分,其与所述第二端部成型部啮合,在注塑时形成所述应力锥的轴 向通孔。
所述的第四通孔成型部的锥状突出部分上平行设有两圈凹槽,注塑时在所述应力锥的内表面形成两道防水密封圈。
所述的第四上模座、第四模芯和第四下模座上同时设有四组相互匹配的第二端部成型部、锥壁成型部和第四通孔成型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取代了以往电缆附件用手工绕包和模塑的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解决了人为导致的不稳定性以及工艺误差,此外,应力锥模具具有防水密封圈设计,外半导电屏蔽层模具具有防水裙边设计,可以确保产品满足阻水性能要求,确保质量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捷锦电力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上海捷锦电力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18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乳酸材料包装罐的注塑成型模具
- 下一篇:汽轮机的抽、补汽通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