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储能的冷热电水多联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2600.2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9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杨科;赵敬恩;徐建中;白井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F03D9/02;F25B29/00;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热电 联产 系统 | ||
1.一种高效储能的冷热电水多联产系统,综合利用岛屿上的风能和海水热能,包括风力机装置(A)、压缩空气储能装置、海水淡化装置、地源热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空气储能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多级压缩机组(C1~C3)、储气室(D)、多级膨胀机组(E1~E3)、发电机(F);所述海水淡化装置包括海水取水装置(M)、前处理装置(N)、多级加热器(I1~I3)、多级蒸发器(H1~H5)、多级冷凝器(J1~J4),所述多级蒸发器(H1~H5)包括多级中间蒸发器(H1~H3)和后蒸发器(H4~H5),所述多级冷凝器(J1~J4)包括多级中间冷凝器(J1~J3)和后冷凝器(J4);其中:
所述地源热泵装置设置在海水取水装置(M)和前处理装置(N)之间;
所述多级压缩机组(C1~C3)包括若干级压缩机,每级压缩机后连接一中间蒸发器,中间蒸发器的级数与压缩机的级数相匹配,第一级压缩机(C1)后连接最后一级中间蒸发器(H3),最后一级压缩机(C3)后连接第一级中间蒸发器(H1);每级中间蒸发器的热侧通入对应级压缩机产生的压缩气体,冷侧导入上一级中间蒸发器排出的海水,第一级中间蒸发器(H1)的冷侧导入经各级加热器(I1~I3)加热过的海水;最后一级加热器(I3)的冷侧通海水,热侧通入第一级中间蒸发器(H1)排出的压缩气体,压缩气体经最后一级加热器(I3)后导入储气室(D);各级中间蒸发器(H1~H3)产生的蒸汽汇流进入后蒸发器(H4~H5)的热侧,最后一级中间蒸发器(H3)排出的海水进入后蒸发器(H4~H5)的冷侧;
所述多级膨胀机组(E1~E3)包括若干级膨胀机,每级膨胀机前连接一中间冷凝器,中间冷凝器的级数与膨胀机的级数相匹配,第一级膨胀机(E1) 前连接第一级中间冷凝器(J1),最后一级膨胀机(E3)前连接最后一级中间冷凝器(J3);各级中间冷凝器(J1~J3)的冷侧通压缩气体,热侧通冷凝淡水和水蒸汽组成的汽水混合气;所述储气室(D)中的压缩气体经第一级中间冷凝器(J1)的冷侧后进入第一级膨胀机(E1),最后一级中间冷凝器(J3)的热侧通入由后蒸发器(H4~H5)导出的汽水混合气;所述汽水混合气依次由最后一级中间冷凝器(J3)进入第一级中间冷凝器(J1),之后导入后冷凝器(J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后蒸发器(H4~H5)热侧的蒸汽一部分与后蒸发器(H4~H5)冷侧的海水换热,一部分导入除最后一级加热器(I1)外的其余各级加热器(I2~I3)的热侧,以与对应加热器冷侧的海水换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蒸发器(H4~H5)包括多个后蒸发器,每个后蒸发器后均配合一加热器进行热交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后冷凝器(J4)的冷侧通入前处理装置(N)排出的经过前处理的海水,热侧通入第一级中间冷凝器(J1)排出的冷凝淡水和水蒸汽组成的汽水混合气,升温的海水一部分返回前处理装置(N),一部分进入各级加热器(I1~I3)。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多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淡化装置产生的浓盐水由后蒸发器(H4~H5)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多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淡化装置产生的淡水和不凝气由后冷凝器(J4)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多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储气室(D)储存的压缩气体达到预设压强后,将高压空气送入第一级中间冷凝器(J)的冷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多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机装置(A)通过一传动装置(B)驱动所述多级压缩机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多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蓄电池(G),所述发电机(F)分别向蓄电池(G)以及用户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多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源热泵装置包括室外海水热能换热系统、地源热泵机组和室内采暖空调末端系统,其中,所述室外海水热能换热系统与所述海水取水装置的海水取水管道耦合布置,采用地面布置或海底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260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积木马车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子烟的过流或短路保护的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