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孔平行流管挤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3233.8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7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戴建新;陆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格林威尔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53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平行 流管 挤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管材生产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孔平行流管挤压模具。
背景技术
多孔平行流管是汽车冷凝器常用管材,平流式结构的冷凝器或者蒸发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热交换性能好的优点。平行流管通常为连续挤压生产,将铝材加热至半熔状态后由挤压模具寄出冷却成型。常用的挤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下模设有外成型腔,上模设有成型模芯,模芯的前端为多孔成型针棒,在生产内孔孔径较小,内孔数较多的平行流管时,针棒也会越细,针棒数量也会增多,在半熔状态的铝合金材料对针棒的不断冲击下,容易在针棒根部发生断裂,模具寿命短,相应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孔平行流管挤压模具,解决生产小孔径多内孔平行流管时,针棒易发生断裂,模具寿命短,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多孔平行流管挤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设有模芯,所述模芯前端设有针棒,与针棒连接的是模芯缓冲部,模芯缓冲部后端为模芯基部,所述模芯缓冲部是由模芯基部向针棒收缩的楔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模芯缓冲部与针棒长度比L1:L2为3:1。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模芯基部设有卡扣,模芯与上模卡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在模芯上设置由模芯基部向针棒过渡的模芯缓冲部,使半熔状态的铝合金材料沿缓冲部流向针棒而不直接冲击针棒前端,避免了冲击对针棒根部的影响而造成针棒断裂,延长了模具使用寿命,同时模芯与上模为可拆卸的卡扣连接,在模芯损坏需更换时,可以单独更换模芯,而不用更换整套模具,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模芯与上模卡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见图1,多孔平行流管挤压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和下模2用螺钉固定连接,上模1内设有进料腔11,下模2内设有外成型腔21,其中上模1设有模芯3,模芯3前端设有针棒4,与针棒4连接的是模芯缓冲部31,模芯缓冲部31后端为模芯基部32,模芯缓冲部31是由模芯基部32向针棒4收缩的楔形结构。铝合金材料被加热至半熔状态后流入上模1的进料腔11,从模芯3与下模2的外成型腔21的间隙内寄出后冷却成管材。
在生产内圆孔平行流管时,模芯缓冲部31长度设为3mm,针棒1长度设置为1mm。请参见图2,为了减小更换模具带来的生产成本增加,模芯基部32设有卡扣33,模芯3与上模1卡接,这样在模芯3损坏时,可以单独替换模芯3,而不用替换整个上模1,同样在生产不同内孔规格的平行流管时,也只需跟换不同的模芯3即可,减小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格林威尔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格林威尔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32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由伸缩的高尔夫球杆
- 下一篇:一种用于钛棒生产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