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上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3706.4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5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邹朝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朝圣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F03D9/00;F03D9/02;F03G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 11354 | 代理人: | 张峰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太平区坪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将多种态样的发电模块设置于海上载具的海上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风力及水力均属于地球上自然产生的能源,自古以来人类就已懂得利用上述的自然能量来取代人力的工作。近年来由于石油短缺,油价屡创新高,以及因应全球气候温暖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绿色环保节能风气日盛,替代能源纷纷应运而生;其中,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可不断循环再生而又不会产生污染的自然能量,已成为世界各国积极开发应用的技术与方向。
已知的利用自然能量进行发电的发电系统大多设置为固定式,且仅设置一种发电态样,以对固定的区域或电子装置进行供电。然而,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而言,其易受到天候的影响,而固定式的发电系统则无法因应天候而变换其位置至适当天候的区域进行发电。另外,固定式的发电系统若欲对原供电区域以外的区域进行供电时,则可能需要设置较长的电能传输通道,其会产生成本上的增加,且电能传输通道的施工亦花费许多的时间。
再者,因已知的发电系统仅设置一种发电态样,因此发电系统可适应的天候就变的更加有限了。即便,发电系统结合上述两种发电态样,仍有其无法适用的时候。
综观前所述,本创作的创作人思索并设计一种海上发电系统,经多年苦心潜心研究,以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加以改善,进而增进产业上的实施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海上发电系统,以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上发电系统,其包含海上载具、太阳能发电模块、风力发电模块、水力发电模块及储能模块。海上载具可飘浮于海面上。太阳能发电模块设置于海上载具位于海面之上的部分;太阳能发电模块接收太阳光能或太阳热能,并将太阳光能或太阳热能转换为电能。风力发电模块设置于海上载具位于海面之上的部分;风力发电模块接收自然风力,以产生动能,并将动能转换为电能。水力发电模块设置于海上载具位于海面之下的部分;水力发电模块接收自然水流力,以产生动能,并将动能转换为电能。储能模块可拆缷地设置于海上载具,其耦接太阳能发电模块、风力发电模块及水力发电模块,以储存电能。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海上载具可为船只,海上载具更可包含驱动模块及定位模块;驱动模块耦接储能模块;驱动模块接收电能以驱动海上载具行进;定位模块可使海上载具固定于预定位置。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驱动模块可为螺旋浆。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海上载具可为海上作业平台。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太阳能发电模块更可包含光照感测单元及第一自动转向单元;光照感测单元感测光照方向,并据以控制第一自动转向单元运动,以使太阳能发电模块迎向光照方向。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风力发电模块可为水平轴式。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风力发电模块更可包含风向感测单元及第二自动转向单元;风向感测单元感测风流方向,并据以控制第二自动转向单元作动,以使风力发电模块迎向风流方向。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风力发电模块可为垂直轴式。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水力发电模块可包含被动轮,其可为叶轮或涡轮,其接受海水推动而产生动能。
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海上发电系统更可包含电能传输通道,其一端可拆缷地耦接于储能模块,其另一端可拆缷地耦接于一电子装置,以传输电能至电子装置。
承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海上发电系统结合了太阳能、风力及水力的发电技术,使得海上载具可于自身中利用自然能量而驱动行进,且亦可储存电能或供应电能至待供电区域或装置。另外,海上发电系统可利用可拆缷式的储能模块,将其运送至待供电区域或装置处以供运用,或可于海上直接移动至邻近于待供电区域,以对待供电区域或装置供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海上发电系统的一实施例方块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海上发电系统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海上发电系统的另一实施例方块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海上发电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海上发电系统
10:海上载具
11:驱动模块
12:定位模块
20:太阳能发电模块
21:光照感测单元
22:第一自动转向单元
30:风力发电模块
31:风向感测单元
32:第二自动转向单元
40:水力发电模块
41:被动轮
50:储能模块
60:电能传输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朝圣,未经邹朝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37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电捕集器
- 下一篇:一种垃圾破碎分选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