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变压器骨架及一种新型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4290.8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9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肖铿;石贤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可立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丰可立克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市可立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214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变压器 骨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电源,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变压器骨架及一种新型变压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传统RM6型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其存在以下问题:1)PIN到绕线槽的距离很小,导致初级线圈到次级PIN或次级线圈到初级PIN的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不能满足安规要求;2)组装磁芯后,PIN到磁芯的距离很小,导致初级PIN或次级PIN到磁芯的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不能满足安规要求。
现有技术往往采用反包胶带或将次级采用飞线引出的方式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反包胶带的方式为增加绕组反包胶带以克服初级线圈与次级引脚件安全距离不够的问题,增加磁芯反包胶带以解决次级引脚与磁芯间安全距离不够的问题,但是反包胶带难于生产作业,导致生产成本过高;而采用飞线引出次级的方式,也同样存在生产作业难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同时,采用飞线引出结构的变压器,电源生产插 件较难,插件后强度弱,容易出现断线、虚焊等质量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变压器骨架,在满足安规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变压器的生产作业难度,降低变压器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变压器骨架的变压器。
一种新型变压器骨架,包括绕线部、初级端子板和次级端子板,还包括防护套;所述初级端子板设置在所述绕线部的第一端;所述防护套安装在所述绕线部上并包覆住所述绕线部;所述次级端子板设置在所述防护套上。
优选地,所述绕线部上设置有第一定位装置,所述防护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相匹配的第二定位装置,所述防护套通过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安装于所述绕线部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装置为回弹式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装置为设置于所述防护套上的定位孔。
一种新型变压器,包括变压器骨架、磁芯以及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骨架为前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变压器骨架。
优选地,所述线圈包括自内向外排列的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和第四层,其中第一层包括26~36圈线径为0.07~0.27mm的导线,第二层包括5~15圈线径为0.27~0.47mm的导线,第三层包括7~17圈线径为0.07~0.27mm的导线,第四层包括24~34圈线径为0.07~0.27mm的导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可分离式的防护套包覆绕线部,而将次级端子板设置在防护套上,从而使得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骨架无需另行反包胶带也无需对次级进行飞线引出即能够满足变压器的安规要求,降低了变压器生产作业的难度,也降低了变压器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RM6型变压器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磁芯骨架的主体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磁芯骨架的防护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磁芯骨架的防护套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磁芯骨架的组装结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磁芯骨架的组装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并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新型变压器骨架,包括绕线部100、初级端子板200和次级端子板500,还包括防护套400;初级端子板200设置在所述绕线部100的第一端;防护套400安装在绕线部100上并包覆住所述绕线部100;所述次级端子板500设置在所述防护套上400上,采用本实施例的新型变压器骨架,防护套400在次级端子板500与磁芯及线槽间形成隔离效果,取代了传统的反包胶带,但相对于反包胶带本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的优势,其能够大幅的降低操作难度,简化安装工序。
在更优的实施例中,绕线部100上设置有第一定位装置300,防护套40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300相匹配的第二定位装置310,所述防护套400通过所述第一定位装置300安装于所述绕线部上。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定位装置300可采用回弹式定位柱,对应的第二定位装置为设置在防护套400上的定位孔,安装时,将回弹式定位柱压入定位孔中,从而可方便的将防护套400固定在绕线部上,安装后的骨架整体如图5和图6所示,绕线部100整体位于防护套400的包容腔体内,而初级端子板200则恰好位于防护套400的包容腔体外。
防护套400与绕线部100出线孔101对应的位置设有一缺口401,绕线的引出线可从该缺口401穿过从而便于与次级端子板500上的次级引脚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可立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丰可立克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市可立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可立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丰可立克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市可立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42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