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由平行导向轨与平行传动齿杆组合成的电动机械训练器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4505.6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9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港;曹淑允;任琴;孙素萍;黄蓓;田鑫鑫;徐铭洋;惠昆山;李娜娜;王岩;曹玉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玉升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6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行 导向 传动 组合 电动 机械 训练 器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机械康复训练器材,不仅适用于一般人群,也适用于有四肢功能障碍及瘫痪者。
目前,瘫痪、偏瘫、受伤、老化等引起的上、下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的病人,在恢复性训练时可用此类器材,但现有的一些器材体积大、造价高、操作复杂,一般就一些医院配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瘫痪病人、上下肢有功能障碍人群需要人工辅助训练的上下肢康复电动机械训练器材,该器材能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兼具其优点,能实现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易制造加工、造价低、容易推广和普及。
实现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器材由矩形壳体、齿杆、齿轮及电动机组成,齿杆与矩形壳体连接,齿轮与矩形壳体连接并与齿杆啮合,电动机与矩形壳体连接并经传动杆与齿轮连接。
为了操作方便,平稳使用,外形美观,矩形壳体由矩形座和矩形筒体组成,矩形座上面小下面大、周边有装饰线条,矩形座上面有两个弹簧(能减缓齿杆下移时的冲击力),而矩形筒体下端装有开关,矩形筒体内壁有四根平行的导向轨。
为了在使用时两下肢保持一定的间距且有节奏的训练,齿杆上端有半圆弧形托架,齿杆一个立面有齿、两个侧面有导向槽。
为了使齿轮往返转动、带动齿杆上下移动,将齿轮设置成齿轮和齿轮轴两部分,齿轮轴与矩形壳体连接,齿轮轴两端有惯性轮,齿轮上有偏离齿轮轴的小轴。
为了在训练时能调节训练频率,将电动机设置成变频电动机,电动机上有轮,电动机轮上有偏离电动机轴的小轴、经传动杆与齿轮上偏离齿轮轴的小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造价低、实用性强、体积小、易制作、方便家庭训练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造价低、实用性强、体积小、易制作、方便家庭训练使用。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图;
附图3是附图1的侧视图;
附图4是附图2的A-A剖视图;
附图5是附图1的B-B剖视图;
附图6是附图1的C-C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如附图1、2、3、4、5、6所示,该器材由矩形壳体1、齿杆2、齿轮3及电动机4组成,齿杆2与矩形壳体1连接,齿轮3与矩形壳体1连接并与齿杆2啮合,电动机4与矩形壳体1连接并经传动杆5与齿轮3连接。为了操作方便,平稳使用,且外形美观,矩形壳体1由矩形座11和矩形筒体12组成,矩形座11上面小下面大、周边有装饰线条13,矩形座11上面有两个弹簧15(能减缓齿杆2下移时的冲击力),而矩形筒体12下端装有开关6,矩形筒体12内壁有四根平行的导向轨14(如附图1、2、3、4、5、6所示);为了在使用时两下肢保持一定的间距且有节奏的训练,齿杆2上端有半圆弧形托架21,齿杆2一个立面有齿22、两个侧面有导向槽23、与导向轨14滑动接触(如附图1、2、3、4、5、6所示);为了使齿轮3往返转动,带动齿杆2上下移动,将齿轮3设置成齿轮31和齿轮轴32两部分,齿轮轴32与矩形壳体1连接,齿轮轴32两端有惯性轮7,齿轮3上有偏离齿轮轴32的小轴33(两轴32与33的间距假设为R)(如附图1、2、3、4、5、6所示);为了在训练时能调节训练的频率,电动机4为变频电动机,电动机4上装有轮41(称电机轮41),电机轮41上有偏离电机轮轴的小轴42(两轴的间距假设为r、且r<R,是为了在电机轮41圆周转动时控制齿轮3只能往返转动),电机轮41上小轴42经传动杆5与齿轮3上小轴33连接(如附图4、6所示)。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将下肢或上肢放在托架21上,假设齿轮3上小轴33处在C点(既两托架21等高),电机轮41上小轴42处在B点,首先用手转动一下惯性轮7,闭合开关6、电动机4转动,电机轮41经传动杆5带动齿轮3转动,齿杆2在导向槽23的作用下沿导向轨14上下移动,托架21托着下肢或上肢上下移动开始训练。
假设齿轮3顺时针转动,当电机轮41上小轴42由B点转动到B'点,那么齿轮3上小轴33就从C点转动到A点,由于r<R、B'点是电机轮41上小轴42的最高点,此时齿轮3上小轴33转动到A点不再转动(如附图4所示);当电机轮41上小轴42从B'转动到B点时,齿轮3上小轴33从A点返转到C点(如附图4所示);电机轮41上小轴42又从B点向B'点转动时,齿轮3上小轴33通过C点时,在惯性轮7的作用下、顺利转向A'点,由于电机轮41上小轴42到达B'是最高点,此时齿轮3上小轴33到达A'点不再转动;当电机轮41上小轴42由B'点转动到B点时,此时齿轮3上小轴33从A'点反转到C点,完成一个周期。在齿轮3往返转动过程中,带动了齿杆2、齿杆2在导向槽23的作用下沿导向轨14上下移动,托架21托着下肢或上肢移动训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玉升,未经曹玉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45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产生气泡的快速喷头
- 下一篇:清理墙面卫生伞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