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餐饮及食品综合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6799.6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9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黎琼华;黎红安;沈磊;黄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绿动力环境治理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福建炼海律师事务所 35215 | 代理人: | 许育辉;张辉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禾***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餐饮 食品 综合 废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餐饮和食品综合废水综合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餐饮和食品工业废水由于种类繁多、原料来源广泛,所以食品工业废水具有悬浮物、油脂含量高、COD和BOD值大,水质和水量变化幅度大,氮、磷化合物含量高等特点。食品废水本身无毒性,但是含有大量可降解的有机物,废水若不经处理排入水体会消耗水质大量的溶解氧,造成水体缺氧,使鱼类和水生生物死亡。废水中的悬浮物沉入河底,在厌氧条件下分解,造成水质恶化,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处理餐饮和食品废水,使产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并且水质稳定,处理成本低的餐饮和食品综合废水处理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餐饮和食品综合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隔油隔渣集水池、初沉池、水解酸化调节池、兼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污泥池,所述的水解酸化调节池内下半部分填充有生物填料,所述的初沉池、好氧池、沉淀池连接有曝气管道,所述的初沉池、兼氧池、沉淀池、污泥池通过污泥提升管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污泥池通过污泥管道与气动隔膜泵、空压机、脱水机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好氧池上设有一将污泥回流至兼氧池的回流管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餐饮和食品综合废水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餐饮和食品综合废水处理系统,能使产水水质满足《厦门市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DB35/322-2011)中的一级标准,并且具有水质稳定,处理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餐饮和食品综合废水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其中:101.隔油隔渣集水池、102.初沉池、103.水解酸化调节池、104.生物填料、105.兼氧池、106.好氧池、107.沉淀池、108.污泥池、109.曝气管道、110.污泥提升管道、111.回流管道、112.气动隔膜泵、113.空压机、114.脱水机、115.污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餐饮和食品综合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隔油隔渣集水池101、初沉池102、水解酸化调节池103、兼氧池105、好氧池106、沉淀池107、污泥池108,所述的水解酸化调节池103内下半部分填充有生物填料104,所述的初沉池102、好氧池106、沉淀池107连接有曝气管道109,所述的初沉池102、兼氧池105、沉淀池107、污泥池108通过污泥提升管道110相连,污泥池108通过污泥管道115与气动隔膜泵112、空压机113、脱水机114相连,好氧池106上设有一将污泥回流至兼氧池105的回流管道111。
具体使用时,餐饮和食品综合废水首先进入隔油隔渣集水池,废水中含有的比重较轻的油脂和浮渣类物质经过隔油隔渣集水池中的隔油隔渣屏障隔除,产生的油渣定期委托专业回收公司处理;
隔油隔渣集水池出水通过提升泵抽到初沉池,比重大的泥渣物质沉到池底,定期通过污泥气提系统提升到污泥池;
经过隔油隔渣和初沉淀后的废水自流到水解酸化调节池,水解酸化调节池下部挂生物填料,培养厌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质降解为小分子易降解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能;水解酸化调节池上部不挂填料,通过液位控制器控制适当液位,使水解酸化调节池又起到调节池的功能,对后续废水处理起到均质均量的作用;
水解酸化调节池出水通过水泵进入A/O系统(兼氧池和好氧池),A/O生物处理原理是在池内填充生物填料,已经充氧或缺氧状态下的污水浸没全部生物填料,并与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在填料上布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接触,在生物膜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的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和氨氮物质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净化,其中好氧池是利用好氧菌的好氧作用将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将氨氮物质转化为硝基氮和亚硝基氮物质;兼氧池是利用兼氧菌在缺氧状态下将水中的大分子有机质转化为小分子有机质,同时将硝基氮和亚硝基氮转化为氮气,好氧池硝化液通过水泵回流到兼氧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绿动力环境治理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绿动力环境治理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67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