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极耳定位夹具的开关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7741.3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8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史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夹具 开关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定位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耳定位夹具的开关机构。
背景技术
在聚合物锂电池的制备工艺中,聚合物锂电池的极耳边是需要通过热压密封的。目前聚合物锂电池的极耳边的热封主要通过安装有封装夹具的热封机来完成。
极耳定位夹具的开关机构在热封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的极耳定位夹具的开关机构在加工过程中容易移动和错位,而且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极耳定位夹具的开关机构,用此开关机构可以固定电芯,防止电芯在加工过程中的移动和错位,而且该开关机构结构简单、使用非常方便、易加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极耳定位夹具的开关机构,包括底座、固定座、把手、活动臂和压板,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压板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活动臂连接,所述把手和所述活动臂均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座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座设置有凹坑。
所述凹坑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
所述连接杆包括圆弧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活动臂固定连接,所述圆弧部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
所述螺栓包括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和第四螺栓,所述第一螺栓通过活动杆与所述第三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螺栓通过活动杆与所述第四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固定座、把手、活动臂和压板,固定座设置于底座,压板通过连接杆与活动臂连接,把手和活动臂均通过螺栓与固定座活动连接,固定座设置有凹坑。本实用新型通过四个螺栓来完成压紧和松开两个关键工序,将电芯固定底座上,可防止电芯在封装过程中的移动和错位,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非常方便、易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压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松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3所示,极耳定位夹具的开关机构,包括底座1、固定座2、把手3、活动臂41和压板43,固定座2设置于底座1,压板43通过连接杆5与活动臂41连接,把手3和活动臂41均通过螺栓与固定座2活动连接,固定座1设置有凹坑6。
优选的,凹坑6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凹坑6与螺栓相匹配。
优选的,连接杆5包括圆弧部42和固定部4,固定部4与活动臂41固定连接,圆弧部42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
优选的,螺栓包括第一螺栓21、第二螺栓22、第三螺栓31和第四螺栓32,第一螺栓21通过活动杆7与第三螺栓31连接,第二螺栓22通过活动杆7与第四螺栓32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向下按住把手3,使得第三螺栓31运动到凹坑6的区域内,第一螺栓21与把手3配合将把手3卡死,这时将压板43压住电芯,本实用新型进入工作状态。向上拉起把手3,使得第四螺栓32运动到凹坑6区域内,通过活动臂41的重力作用,使得压板43和把手3都处于上扬状态,这时本实用新型处于未工作状态。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77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用肋片式单体电池结构
- 下一篇:一种卷绕结构的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