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端同侧错位式9字形微通道式电冰箱冷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7997.4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8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根平;陈根喜;陈社春;颜新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亚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1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端 错位 字形 通道 电冰箱 冷凝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冰箱冷凝器。
背景技术
现有电冰箱的冷凝器由于使用的内径较大的圆管,制冷剂与换热管内壁接触内表面积小,有部分制冷剂没有被冷凝器的换热管壁充分冷却,使冷凝器的传热有效面积大为降低。中国专利号ZL201220469567.X的“微通道式电冰箱冷凝器”专利中,相邻平行排列的微通道管之间采用9字形曲线连接,且朝向同一侧,蒸发管端部9字形曲线排列一致。这种结构的微通道式电冰箱冷凝器虽然可以将蒸发管排列得比较紧凑,增加了蒸发管的有效长度,但一致平行排列的9字形曲线使得换热管排列仍不够紧凑,但换热效率仍不理想,能耗仍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显著增加微通道管的有效长度,增大制冷剂与微通道管内壁的接触面积,增大散热面积,显著提高换热效率的两端同侧错位式9字形微通道式电冰箱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两端同侧错位式9字形微通道式电冰箱冷凝器,包括微通道管、固定板,所述微通道管呈蛇形固定在固定板上,固定板表面上设有凹槽;相邻平行排列的微通道管之间连接在两端的曲线形状呈9字形,且朝向同一侧,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微通道管两端的相邻9字形曲线错位布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微通道管紧贴固定在固定板的表面上的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微通道管内壁设有轴向螺旋槽,所述轴向螺旋槽的螺旋角为11°~17°。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轴向螺旋槽的截面形状为波纹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 微通道管两端的相邻9字形曲线错位布置,使得平行排列的微通道管的相邻9字形曲线相互避开,这样微通道管排列得更加紧凑,显著增加了蒸发管的有效长度,从而显著提高了换热效率。
2. 微通道管内壁制出槽路,增大了制冷剂与微通道管内壁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换热面积。换热面积的增大能提高换热性能和换热速度。
3. 微通道管内壁槽路制成与管轴线成11°~17°的波纹形螺旋槽,使管内制冷剂流体的流动更均匀,从而得到更好的均匀冷却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微通道管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Ⅰ部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两端同侧错位式9字形微通道式电冰箱冷凝器,包括微通道管2、固定板1,微通道管2呈蛇形固定在固定板1上,固定板1表面上设有凹槽3;相邻平行排列的微通道管2之间连接在两端的曲线形状呈9字形,且朝向同一侧,所述微通道管2两端的相邻9字形曲线错位布置。
为了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微通道管2紧贴固定在固定板1的表面上的凹槽3中;微通道管2内壁设有轴向螺旋槽4,轴向螺旋槽4的截面形状为波纹形,轴向螺旋槽4的螺旋角为11°~17°,本实施例中,轴向螺旋槽3的螺旋角为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亚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亚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79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己烷回收过程中的换热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涂层及其在碳/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