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调光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8809.X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6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川;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076 | 分类号: | B60Q1/07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10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光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前照灯的调光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的前照灯用于汽车在夜间行驶时照亮前方的道路情况,为保证汽车行驶安全,国内外的相关法律法规均对所述前照灯的照射角度做了严格的规定。但是,当车辆的载重发生变化时,汽车的车身会发生倾斜,从而造成前照灯的照射角度发生变化,即前照灯的出射光线偏高或偏低,若前照灯的出射光线偏高,则造成对方车辆及行人炫目;若前照灯的出射光线偏低,则影响本车驾驶员的视野,因此,前照灯的出射光线偏高或偏低均会给车辆行驶安全造成隐患,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为了克服由于车辆车身载重变化引起车身倾斜,进而造成前照灯照射角度的变化,可以通过主动调整前照灯照射角度,降低或彻底解决车身倾斜对前照灯的照射角度的影响。目前的一种前照灯照射角度调整系统,采用自动调节方式,由一个独立的电子控制单元、一个或两个测量车身高度的传感器,以及安装于前照灯上的调光电机构成,此种调整方式能够自动根据车身情况调整前照灯的照射角度,但是,此种调整系统的独立器件多,各个独立器件之间的信号传输会受到外界信号的干扰,因此,可靠性较低、准确度较低,且集成度低,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光装置及系统,以提高汽车前照灯照射角度的自动调整的可靠性、降低陈本,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调光装置,用于调整汽车前照灯的照射角度,包括:壳体、带有磁铁的转轴、密封圈,以及利用磁场角度测量方式测量汽车的车身高度信息,并依据所述车身高度信息得到汽车前照灯的角度调整信息的印刷电路板,其中:
所述带有磁铁的转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轴承内;
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轴承外,且位于所述转轴的端部;
所述印刷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优选的,所述印刷电路板包括:磁场测量元件、通讯模块、调光电机控制模块和微控制器,其中:
所述磁场测量元件设置于所述磁铁的正下方,且所述磁场测量元件的输出端口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一I/O端口,将测得的所述汽车的车身高度信息提供给所述微控制器;
所述通讯模块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二I/O端口,将获得的所述汽车的行驶状态信息提供给所述微控制器;
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三I/O端口连接所述调光电机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将依据所述车身高度信息及所述行驶状态信息得到的所述前照灯的角度调整信息提供给所述调光电机控制模块,所述调光电机控制模块依据所述角度调整信息控制与所述前照灯连接的调光电机的运行状态。
优选的,所述印刷电路板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汽车的供电电源,所述电源模块至少包括能够将所述供电电源的电压转换为所述微控制器、所述磁场测量元件、所述通讯模块和所述调光电机控制模块所需电压的电压转换电路。
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过压/欠压保护电路、反接保护电路和短路保护电路的至少一个。
优选的,所述印刷电路板还包括:故障显示驱动模块,所述故障显示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第四I/O端口,输出端连接汽车上的故障显示模块。
优选的,上述调光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和所述轴承之间的挡圈。
优选的,上述调光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外侧,且与所述壳体固定的端盖。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调光系统,应用于汽车前照灯的照射角度调节,所述调光系统包括:上述的调光装置、固定支架、联动机构、第一调光电机、第二调光电机和故障显示单元,其中,
所述调光装置通过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汽车的车身上;
所述联动机构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调光装置的转轴未设置磁铁的一端,所述联动机构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汽车的下摆臂上;
所述第一调光电机和所述第二调光电机的信号输入端均连接所述调光装置中的调光电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调光电机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汽车的左前照灯,所述第二调光电机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汽车的右前照灯;
所述故障显示单元的驱动端连接所述调光装置中的故障显示驱动模块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联动机构为联动摇臂和连杆,其中:所述联动摇臂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转轴凸出所述壳体的部分上,另一端连可活动的接所述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汽车的下摆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88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