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工程中无线局域网硬件双冗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9233.9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0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国;赵莹;金健伟;杨敏;曹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B1/74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周荣芳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工程 无线 局域网 硬件 冗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工程中无线局域网硬件双冗余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双通道WiFi通讯接口的无线局域网硬件双冗余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全国各地的对电力的整体运营管理将会提出很高的要求。现实的需求是要求电力监控系统能够实现互通协调,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实时沟通,这就带来了现场信号在线采集的需求。目前,全国约13个省加快了监控系统的现场信号在线采集的步伐。
目前,有电力工程现场信号在线采集已经采用无线通讯(即WiFi通讯)的手段,对包括视频、音频等现场数据的信息进行采集、整合数据资源。
但是现有的在线采集设备,若某一采集设备损坏,则整个信号的监测和数据传输过程将会瘫痪,大大影响了信号的监测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力工程中无线局域网硬件双冗余结构,克服现有技术中,当某一采集设备损坏则整个信号的监测和数据传输过程将会瘫痪的缺点,使信号的监测和数据传输更为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力工程中无线局域网硬件双冗余结构,其特点是,该结构包含第一ARM嵌入式平台、第二ARM嵌入式平台、第一Wifi模块、第二Wifi模块和现场接口;
上述的第一ARM嵌入式平台和第二ARM嵌入式平台分别与现场接口电路连接;
上述的第一ARM嵌入式平台与第一Wifi模块电路连接组成第一无线传输通道;第一Wifi模块通过无线通讯发送现场信号;
上述的第二ARM嵌入式平台与第二Wifi模块电路连接组成第二无线传输通道;第二Wifi模块通过无线通讯发送现场信号;
上述第一无线传输通道与第二无线传输通道组成双冗余结构。
上述的第一ARM嵌入式平台和第二ARM嵌入式平台电路连接,通过互通各自的状态信号来监控彼此的运行状态。
现场接口采集现场信号,并通过第一无线传输通道和第二无线传输通道向外无线传输现场信号,分别由第一ARM嵌入式平台和第二ARM嵌入式平台将现场信号传输至第一Wifi模块和第二Wifi模块,再分别由第一Wifi模块和第二Wifi模块通过无线向外传输现场信号。同时第一ARM嵌入式平台和第二ARM嵌入式平台互通各自的状态信号来监控彼此的运行状态,当其中一个系统损坏或待机,则另一个系统立即启动,反之亦然。实现该第一无线传输通道和第二无线传输通道组成双冗余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力工程中无线局域网硬件双冗余结构和现有技术电力工程中的无线通讯设备相比,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电力工程中无线局域网硬件双冗余结构由于采用了两套相同的系统,并且监督相互状态的信号,当其中一个系统损坏或待机,则另一个系统立即启动,由此使得信号的监测和数据传输更为可靠,保证了电力工程现场信号在线采集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力工程中无线局域网硬件双冗余结构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中无线局域网硬件双冗余结构,该结构包含第一ARM嵌入式平台2、第二ARM嵌入式平台3、第一Wifi模块4、第二Wifi模块5和现场接口1。
第一ARM嵌入式平台2和第二ARM嵌入式平台3分别与现场接口1电路连接。该第一ARM嵌入式平台2和第二ARM嵌入式平台3都通过现场接口1采集现场信号。
第一ARM嵌入式平台2与第一Wifi模块4电路连接组成第一无线传输通道;其中第一Wifi模块4通过无线通讯发送现场信号。第二ARM嵌入式平台3与第二Wifi模块5电路连接组成第二无线传输通道;其中第二Wifi模块5通过无线通讯发送现场信号。该第一无线传输通道与第二无线传输通道组成双冗余结构。
第一ARM嵌入式平台2还与第二ARM嵌入式平台3电路连接,通过互通各自的状态信号来监控彼此的运行状态。当第一ARM嵌入式平台2工作时,第二ARM嵌入式平台3待机,第二ARM嵌入式平台3发现第一ARM嵌入式平台2待机后,立刻启动,反之亦然。
本实用新型中,所有输入的现场信号都统一称为频率量,形成了标准接口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92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