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氧催化转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49671.5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4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戎永波;钱旺木;陈培华;聂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科森净化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30 | 分类号: | F01N3/30;F01N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31514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 转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氧催化转化器,它是一种向催化转化器中通入氧气,供尾气充分的氧化,属于催化转化器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苛刻,越来越多的汽车安装了废气催化转化器以及氧传感器装置。它安装在发动机排气管中,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发动机排放的三种废气有害物CO、HC和NOx转化为无害的水、二氧化碳和氮气,故又称之为三元(效)催化转化器。
传统的催化转化器是相对密封的结构,催化转化器的壳体是管状,不漏气也不向其中加入其它的气体,只有尾气流过其中,进行催化氧化反应,但是催化氧化需要消耗氧气,尾气中的氧气含量有限,旺旺不能满足尾气中的有害物CO、HC和NOx的氧化消耗,使尾气不能充分被氧化,降低催化氧化率,有部分有害物CO、HC和NOx被排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氧催化转化器,本催化转化器可以向壳体内补充氧气,来补充壳体内的氧气含量,提高尾气的催化氧化效率,避免氧气不足,尾气不被充分氧化的情况。
通氧催化转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通气管,通气管内设置有逆流阀,壳体内设置有催化氧化剂载体元件,催化氧化剂载体元件呈多段排列在壳体内,每段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通气管至少有两个,沿壳体的中心线对称。
所述通气管与壳体的连通口对着相邻催化氧化剂载体元件的间隙。
所述通气管的末端设置有旋转风扇。
所述催化氧化剂载体元件的所有表面与壳体的内表面均喷涂有催化氧化剂。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通过旋转风扇向着壳体内通入空气,空气中的含氧量比尾气中的含氧量高,空气可以补充尾气中的氧气不足以使有害物CO、HC和NOx被充分氧化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1—壳体,2—催化氧化剂载体元件,3—间隙,4—通气管,5—逆流阀,6—旋转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到,本通氧催化转化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通气管4,通气管4内设置有逆流阀5,壳体1内设置有催化氧化剂载体元件2,催化氧化剂载体元件2呈多段排列在壳体1内,每段之间留有间隙3。本实用新型,壳体1用来盛放催化氧化剂载体元件2,也是尾气被催化氧化的场所,是尾气排到空气中的通道,通气管4可以向壳体1内通入空气,增加壳体1内的氧气含量,逆流阀5阻止尾气进入从通气管4进入空气;催化氧化剂载体元件2之间的间隙使尾气在流通的时候能缓冲,尾气在间隙处混合后,均匀与催化氧化剂载体元件2接触。
所述通气管4至少有两个,沿壳体1的中心线对称;所述通气管4与壳体1的连通口对着相邻催化氧化剂载体元件2的间隙3。尾气在间隙3处得有充分混合,空气通入到间隙3处,使得空气与尾气混合均匀。
所述通气管4的末端设置有旋转风扇6。旋转风扇6产生动力,使空气能够流进壳体1中。
所述催化氧化剂载体元件2的所有表面与壳体1的内表面均喷涂有催化氧化剂。催化氧化剂是尾气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剂。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科森净化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科森净化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496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线圈过滤网在线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层灭火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