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桩接头和管桩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0749.5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0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苏荣臻;鲁先龙;侯晓燕;满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5/50 | 分类号: | E02D5/50;E02D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头 桩基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础工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管桩接头和管桩基础。
背景技术
管桩基础在工业和民用建筑、输电线路等领域的基础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管桩基础结构上主要包括管桩和承台,现有技术中管桩一般采用填芯混凝土配筋的方式与上部承台相连接。承台传来的上拔荷载首先通过外露的填芯混凝土配筋传递给填芯混凝土,然后填芯混凝土通过其与管桩内壁的摩擦力传递给管桩,以此承受承台传来的外部荷载。
由于管桩基础的填芯混凝土通常是在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浇注。为了保证管桩和承台之间连接的紧密性,在浇注之前需要对管桩内壁进行清理(例如清除管桩内壁上的浮浆等)、且在浇注过程中需要严格填芯混凝土的质量。但是,由于管桩内径通常较小,因此管桩内壁清洁困难,这严重影响了管桩内壁和填芯混凝土的摩擦力,管桩和承台之间的连接质量无法保证,给工程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桩接头和管桩基础,用以提高管桩和承台之间的连接质量。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桩接头,包括管桩、填芯混凝土、填芯混凝土配筋和焊接筋,所述填芯混凝土形成于所述管桩的内壁,所述填芯混凝土配筋部分埋入所述填芯混凝土内且部分高出管桩顶部,所述焊接筋部分焊接于管桩侧面且部分高出管桩顶部。
如上所述的管桩接头,优选的是,所述管桩包括管芯、套设在所述管芯上的桩套箍、以及设置在管芯顶部且与所述桩套箍连接的端板;所述填芯混凝土形成于所述管芯的内壁。
如上所述的管桩接头,优选的是,所述端板的内、外径分别与所述管芯的内、外径相同。
如上所述的管桩接头,优选的是,所述端板和所述桩套箍焊接。
如上所述的管桩接头,优选的是,所述桩套箍的壁厚为8mm-15mm;和/或,所述端板的厚度为1cm-4cm。
如上所述的管桩接头,优选的是,所述填芯混凝土配筋埋入填芯混凝土部分的长度大于1m。
如上所述的管桩接头,优选的是,所述填芯混凝土的长度大于1.1m。
如上所述的管桩接头,优选的是,所述填芯混凝土的顶面与所述端板的顶面齐平。
如上所述的管桩接头,优选的是,所述焊接筋的数量大于3根且中心对称分布于管桩外围,每根所述焊接筋的部分焊接于所述端板和所述桩套箍的侧面上且部分高出端板顶面。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管桩基础,包括承台和上述管桩接头,所述填芯混凝土配筋高出所述管桩顶部的部分以及所述焊接筋高出所述管桩顶部的部分,分别与所述承台焊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管桩接头包括有填芯混凝土配筋和焊接筋,填芯混凝土配筋和焊接筋均部分高出管桩顶部,高出顶部的部分可与如承台等外部结构焊接,提高了管桩和承台之间的连接质量,有利于消除工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性。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存在双重连接来保障管桩和承台之间的连接质量,因此为达到相同连接质量,本实用新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填芯混凝土配筋形成工序,如清洁管芯、混泥土浇注等工序的质量要求,进而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桩接头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管桩; 2-填芯混凝土; 3-填芯混凝土配筋;
4-焊接筋; 11-管芯; 12-桩套箍; 13-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桩接头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桩接头包括:管桩1、填芯混凝土2、填芯混凝土配筋3和焊接筋4,填芯混凝土3形成于管桩1的内壁,填芯混凝土配筋3部分埋入填芯混凝土2内且部分高出管桩1顶部,焊接筋4部分焊接于管桩侧面且部分高出管桩顶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桩接头包括有填芯混凝土配筋和焊接筋,填芯混凝土配筋和焊接筋均部分高出管桩顶部,高出顶部的部分可与如承台等外部结构焊接,提高了管桩和承台之间的连接质量,有利于消除工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性。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存在双重连接来保障管桩和承台之间的连接质量,因此为达到相同连接质量,本实用新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填芯混凝土配筋形成工序,如清洁管芯、混泥土浇注等工序的质量要求,进而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07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爬坡运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电站库区钢制拦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