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润滑开口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1116.6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0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开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德力铁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9/02 | 分类号: | F16B19/02;F16B4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18300 四川省德***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 开口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润滑开口销,属于工业用插销领域。尤其是有润滑功能的插销。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用插销,大都没有润滑功能,遇到天长日久或环境恶劣的情况,插销会出现锈蚀,并与设备粘接为一体,需要取出插销时,既费时又麻烦,甚至损坏设备。这时,如需要拔出插销,采用的方法是用酸腐蚀锈蚀的地方,但随之带来了甚至损坏的弊端。
随后,出现了在需要连接的设备上加装储油罐等方式的技术方案,这种方案,虽然解决了问题,但增加了工件,进而加大成本,而且工艺相对复杂,不利于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具有润滑效果好,延长了开口销使用寿命。特别是在空间复杂、检修维护困难的地方,减少了维护工作量的可自润滑的开口销。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润滑开口销,包括空心金属管弯折而成的弯折部和闭合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外开口的注油孔和向内开口的溢油孔,所述注油孔位于弯折部,溢油孔位于闭合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注油孔的直径为3毫米,溢油孔的直径为1毫米。
本实用新型所述溢油孔设置有4个。
本实用新型所述空心金属管的内壁设置有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过程是:
将未注油的开口销插入设备后,从注油孔注入润滑油,然后,润滑油随溢油孔溢出,随之,起到润滑的效果,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注入润滑油。进而有效防止设备锈蚀。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首先:向外开口的注油孔并注油孔位于弯折部,方便了润滑油的注入;
其次,向内开口的溢油孔,方便了润滑油的溢出;
第三,溢油孔位于闭合部,当润滑油溢出后,恰好起到了润滑设备的效果。
第四,注油孔的直径为3毫米,溢油孔的直径为1毫米,其目的是方便润滑油的注入和缓慢释放润滑油;
第五,溢油孔设置有4个,有效起到了与开口销接触的设备的位置充分润滑的效果;
第六,空心金属管的内壁设置有螺纹,由于螺纹的阻隔作用,同样是具有缓慢释放润滑油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弯折部,2、闭合部,3、注油孔,溢油孔(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自润滑开口销,包括空心金属管弯折而成的弯折部和闭合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外开口的注油孔和向内开口的溢油孔,所述注油孔位于弯折部,溢油孔位于闭合部。
实施例2
一种自润滑开口销,包括空心金属管弯折而成的弯折部和闭合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外开口的注油孔和向内开口的溢油孔,所述注油孔位于弯折部,溢油孔位于闭合部。所述注油孔的直径为3毫米,溢油孔的直径为1毫米。
实施例3
一种自润滑开口销,包括空心金属管弯折而成的弯折部和闭合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外开口的注油孔和向内开口的溢油孔,所述注油孔位于弯折部,溢油孔位于闭合部。所述注油孔的直径为3毫米,溢油孔的直径为1毫米。所述溢油孔设置有4个。
实施例4
一种自润滑开口销,包括空心金属管弯折而成的弯折部和闭合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外开口的注油孔和向内开口的溢油孔,所述注油孔位于弯折部,溢油孔位于闭合部。所述注油孔的直径为3毫米,溢油孔的直径为1毫米。所述溢油孔设置有4个。所述空心金属管的内壁设置有螺纹。
上述实施方式的工作过程是:将未注油的开口销插入设备后,从注油孔注入润滑油,然后,润滑油随溢油孔溢出,随之,起到润滑的效果,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注入润滑油。进而有效防止设备锈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德力铁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德力铁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11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滤棒/烟支硬度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分离插头脱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