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捞油井口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1157.5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9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会;张奇;朱英博;曾庆寨;冯云姝;张兴权;陈亮;王福军;肖彩芹;宋玉珍;李永立;曲玉忠;王朋久;高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00 | 分类号: | E21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油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捞油井口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组合式捞油井口。
背景技术
目前捞油所采用的捞油车以及相应配套设备从井下往上主要包括:捞油配重、分瓣儿式捞油抽子、钢丝绳悬吊头、捞油钢丝绳、捞油井口防喷闸门、含井口密封器的捞油井口、捞油车,其中分瓣儿式捞油抽子也称捞油泵。在不工作的时候,这些捞油设备均设置在捞油车上,使捞油车负重很大,经常造成车辆配件损坏。目前捞油井井口只安装了防盗闸门或盲板,捞油工捞油操作时,需要进行以下程序:需要拆卸井口盲板或开关防盗闸门放掉压力,同时检测硫化氢含量,而后,还需要将笨重的捞油井下配重及捞油抽子安装到捞油井口上,并利用捞油车吊装捞油井口,然后再将上述井下配件,下到井筒中后,再安装12条捞油井口螺丝,最后进行抽吸捞油操作。捞油完工后,还得将捞油配重卸掉,捞油井口卸掉并吊装到捞油车上,工作非常繁琐,而且劳动强度非常大,还存在很大的安全、环保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捞油井口组装不便且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捞油井口,该组合式捞油井口在捞油作业完成后能够将捞油抽子及捞油配重悬挂在井口,从而不需要再将捞油抽子及捞油配重放置在捞油车上,不但减少了员工捞油工作强度,还降低了安全及环保风险。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捞油井口,包括设置在捞油井口主体上端的筒形的下变扣,下变扣的下端与所述捞油井口主体上端固定密封连接,下变扣内包括沿轴向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下变扣第一段和下变扣第二段,下变扣第二段的内径小于下变扣第一段的内径,下变扣第一段内设置有柱状的悬挂销子,捞油井口主体内设置有捞油抽子,悬挂销子的轴线与下变扣的轴线垂直,下变扣第二段的内径小于悬挂销子的长度,悬挂销子的两端与下变扣第二段上端的边缘抵接,悬挂销子插接于捞油抽子的上端。
还包括密封丝堵,密封丝堵为一端封闭的筒形,密封丝堵的开口端能够与下变扣的上端固定密封连接。
还包括筒形的上变扣,上变扣内包括沿轴向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上变扣第一段、上变扣第二段和上变扣第三段,上变扣第二段为锥台形,所述锥台形的底端朝下且所述锥台形的顶端朝上,所述锥台形的轴线与上变扣的轴线重合,下变扣的上端套设在上变扣的下端内且下变扣的上端与上变扣第三段固定密封连接。
捞油抽子的上方连接有捞油钢丝绳悬吊头,捞油钢丝绳悬吊头的外径小于下变扣第二段的内径,捞油钢丝绳悬吊头的上端能够沿上变扣的轴线从下向上穿过下变扣插入上变扣内,所述捞油钢丝绳悬吊头的上端与上变扣第二段相匹配。
所述锥台形包括沿轴向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第一锥面、第二锥面和第三锥面,第二锥面在穿过上变扣轴线的纵剖面上的投影为弧形,或三角形。
所述锥台形的顶端的直径小于上变扣第一段的内径,所述锥台形的底端的直径小于上变扣第三段的内径。
所述锥台形的底端的直径小于等于下变扣第一段的内径,下变扣的上端与上变扣第二段的下端抵接。
下变扣第二段的内径比下变扣第一段的内径小6mm~12mm。
上变扣第二段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转动上变扣的盲孔,盲孔的深度为10mm~30mm。
捞油井口主体的下部设置有捞油井口防盗闸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使捞油操作变得更简单、更轻松了。捞油井生产时,打开井口生产闸门及防盗井口闸门放压,同时检测硫化氢含量,卸掉井口密封丝堵,捞油钢丝绳的悬吊头与捞油抽子悬挂连接,上提取出捞油抽子悬挂销子,再缓慢下放捞油抽子,上紧上、下井口变扣丝扣,井口盘根松紧适当,连接生产管线,上下抽吸捞油操作。施工完工后,泄压,卸掉上、下井口变扣丝扣,提出捞油抽子,用悬挂销子将“悬挂式上配重捞油抽子”悬挂在捞油井口之内。关闭井口总闸门,卸掉钢丝绳悬吊头,使之与捞油抽子脱离,上紧井口密封丝堵。2、捞油工作更安全、更环保。避免了人工安装捞油配重及吊装捞油井口装置,既杜绝了吊装的安全风险,又防止了造成原油落地的污染事故发生。3、减少了生产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员工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式捞油井口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组合式捞油井口在不工作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下变扣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上变扣与下变扣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11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捞油井口变扣
- 下一篇:一种风压或水压扩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