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生产磷酸三辛酯的蒸汽尾气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1340.5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6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阳市中顺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8 | 分类号: | F28D7/08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科明专利事务所 43203 | 代理人: | 彭乃恩;陈庆元 |
地址: | 414012 湖南省岳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产 磷酸 三辛酯 蒸汽 尾气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磷酸三辛酯的生产装置中蒸汽尾气利用装置,特别指一种用于生产磷酸三辛酯的蒸汽尾气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磷酸三辛酯生产过程中,有三个地方使用到蒸汽,分别是:酯化釜反应过程加热,精馏过程中加热,加热洗涤釜用纯水,酯化反应为间隙性过程,蒸汽也间隙使用,但精馏和纯水加热基本为连续性,蒸汽使用量较大,尤其是纯水加热,因为一般都要求纯水温度在90度以上,而且纯水使用量大,蒸汽消耗量比较大,因此对于蒸汽的利用装置的改进十分重要。
原设计中,蒸汽冷凝水都通过疏水阀排入地沟并最终进入雨水排污系统,这样蒸汽余热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了能量的大量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创新,提供一种效果好、节能、降耗的用于生产磷酸三辛酯的蒸汽尾气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包括纯水加热釜、预热加热釜和连接纯水加热釜与预热加热釜的纯水管的用于生产磷酸三辛酯的蒸汽尾气利用装置,其中:
预热加热釜的左侧上端设置纯水进管,左侧下端设置第一蒸汽管的入口,第一蒸汽管穿入预热加热釜内,经预热加热釜右侧上端导出连接疏水阀,预热加热釜右侧下端连接纯水管,纯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纯水加热釜的左侧上端处,纯水管将预热加热釜内预热的纯水导入纯水加热釜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造,不但充分利用了蒸汽余热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也缩短了蒸汽升温的时间,这在随后的装置扩产过程中,减少了纯水加热釜,节约了投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统蒸汽尾气利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纯水加热釜3、预热加热釜2和连接纯水加热釜3与预热加热釜2的纯水管5,其中:
预热加热釜2的左侧上端设置纯水进管9,左侧下端设置第一蒸汽管1的入口,第一蒸汽管1穿入预热加热釜2内,经预热加热釜2右侧上端导出连接疏水阀4,预热加热釜2右侧下端连接纯水管5,纯水管5的另一端连接在纯水加热釜3的左侧上端处,纯水管5将预热加热釜2内预热的纯水导入纯水加热釜3内。
所述的纯水加热釜3的左侧下端设置第二蒸汽管6的入口,第二蒸汽管6穿入纯水加热釜3内,经纯水加热釜3的右侧上端导出。
所述的纯水加热釜3右侧下端连接纯水出管8,纯水出管8连接水泵7。
所述的第一蒸汽管1在预热加热釜2内呈S回路布置。
所述的第二蒸汽管6在纯水加热釜3内呈S回路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原纯水加热釜前增加了一个预加热装置,蒸汽尾气全部收集起来作为热源使用,使常温下的纯水在预加热装置加热以后再进入纯水加热釜,实现了双重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纯水经纯水进管9进入预热加热釜2中,来自酯化反应釜、精馏塔和纯水加热釜的余热蒸汽通过第一蒸汽管1进入预热加热釜2,对其内的纯水进行预热,预热完成后,蒸汽经过疏水阀导入排雨水管内,预热后的纯水经过纯水管5进入纯水加热釜3内,纯水加热釜3连接第二蒸汽管6,经第二蒸汽管6进入纯水加热釜3内的蒸汽对其内的纯水进行加热,加热后,蒸汽经第二蒸汽管6导出纯水加热釜3,纯水经纯水出管8导出经水泵7导出至用户。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传统蒸汽尾气利用装置其将来自酯化反应釜、精馏塔和纯水加热釜的余热蒸汽利用以对纯水进行预热从而达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省了资源降低了能耗。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阳市中顺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岳阳市中顺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13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