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中的双倒扣产品脱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2493.1 | 申请日: | 2013-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4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民;贾伟杰;柳星来;赵民;杨培峰;朱合瑞;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高锡明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模具 中的 倒扣 产品 脱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使具有两个倒扣的注塑件从模具中顺利脱出的装置,属于成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有些车用注塑件的一侧带有上下两个倒扣而且在上倒扣的下部还有竖筋,图1所示的产品就是这种注塑件。现有的脱模装置一般都是利用竖筋14的作用力使得带竖筋的倒扣从模具上面强脱出来,这样的脱模方式很容易使上述产品受到伤害,严重时还会导致产品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中的双倒扣产品脱出装置,使带竖筋双倒扣注塑件能从模具中顺利脱出。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注塑模具中的双倒扣产品脱出装置,构成中包括顶针板、竖直顶杆、斜顶杆和上表面与带竖筋双倒扣注塑产品相贴合的斜顶块,所述竖直顶杆的下端固定在顶针板上,上端顶在斜顶块远离注塑产品倒扣的一侧,所述斜顶杆的下端与顶针板连接,上端向竖直顶杆倾斜并顶在斜顶块靠近注塑产品倒扣的一侧,所述斜顶块内镶嵌有横向顶板,所述横向顶板的一端位于注塑产品上倒扣的下部并设置有与上倒扣下部的竖筋相匹配的凹槽,另一端顶在竖直顶杆上端侧部的斜向导轨上。
上述注塑模具中的双倒扣产品脱出装置,所述竖直顶杆、斜顶杆、斜顶块和横向顶板均设置两个,它们分别与两个注塑产品相对应。
上述注塑模具中的双倒扣产品脱出装置,所述斜顶杆与顶针板之间设置有斜顶座。
上述注塑模具中的双倒扣产品脱出装置,所述顶针板固定在动模板上。
本实用新型在斜顶块内设置了横向顶板,该横向顶板不仅可与带竖筋的倒扣结合成无竖筋倒扣,还可以在竖直顶杆上端侧部的斜向导轨的作用下使两个倒扣与斜顶块分离,从而实现带竖筋双倒扣注塑产品的顺利脱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种双倒扣产品的结构;
图2是开模前的模具状态示意图;
图3是脱倒扣后的模具状态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动模板,2、顶针板,3、斜顶座,4、斜顶杆,5、型芯,6、产品,7、斜顶块,8、横向顶板,9、竖直顶杆,10、型腔,11、定模板,12、下倒扣,13、上倒扣,14、竖筋,15、斜向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顶针板2、斜顶座3、斜顶杆4、斜顶块7、横向顶板8和竖直顶杆9,竖直顶杆9的上端设置有斜向导轨15。
一、各部件的作用:
顶针板2——作为模具上接受外部动力的部件,其作用是将外部动力传递给模具上的顶针、斜顶。
竖直顶杆9——受到来自顶针板的作用力,垂直向上顶压斜顶块7并使横向顶板8横向运动。
斜顶杆4——将来自顶针板的作用力斜向传递给斜顶块7,使斜顶块7的倒扣部分与斜顶块7分离。
二、开模动作过程:
动模板1固定在注塑机上,开模时,顶针板2在注塑机顶棍的作用下,垂直向上运动,斜顶座3和竖直顶杆9通过螺丝锁死在顶针板2上,顶针板2向上运动时,斜顶座3和竖直顶杆9也一起向上运动。斜顶块7与斜顶杆4锁死在一起,在顶针板2向上运动时,斜顶块7和斜顶杆4沿着斜顶杆4中线斜向上方运动,这一动作可以使斜顶块7顺利从下倒扣12中脱出,而横向顶板8与斜顶块7为零间隙配合,所以横向顶板8有随着斜顶块7的动作而运动的趋势,但是竖直顶杆9上面的斜向导轨15对横向顶板8施加横向作用力,使得横向顶板8无法随着斜顶块7运动,只能斜向外运动,此动作可以使得上倒扣13上的竖筋14先随横向顶板8从斜顶块7内脱出,然后竖筋14再与横向顶板8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24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