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洗衣房后处理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2706.0 | 申请日: | 2013-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3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林 |
主分类号: | D06F95/00 | 分类号: | D06F9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67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衣房 处理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衣烘干设备,具体为洗衣房后处理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干衣机是将周围环境空气加热,输送到滚筒周围。由此产生的湿热的空气被排除出去,留下干燥的空气继续干燥的过程,传统的设计简单,价格低廉。但是传统的设计没有回收热量,因此是非常低效的。随着科学进步,市场上出现了略为先进的蒸汽压缩烘干机。其工作原理并不是通过热空气来干燥衣物。首先,将滚筒中的衣物加热到一定温度,由此产生湿热的水汽。水汽逸出滚筒后,被收集并压缩。在压力的作用下,水蒸气液化并放出热量,再将产生的热量送回到滚筒中,这样就可以实现热量的循环利用。利用这种技术的烘干机,其效率可以达到传统烘干机的两倍,烘干时间也可以缩短到传统烘干机的一半。但是水蒸气易冷却,循环加热浪费能源,产生的蒸气温度也较低,烘干时间仍然不能使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热效率高、无污染、安全、操作简便、调温范围大、温控精确、烘干时间较短的洗衣房后处理系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洗衣房后处理系统装置,由热源、传递管道、平整机、热力脱水机组成,热源通过传递管道分别连接平整机、热力脱水机,热力脱水机内部设置热传递管道,热传递管道呈盘旋状,热传递管道与传递管道连接且热传递管道上设置有传递管道的进口和出口,热传递管道外设置传热金属壳,在传热金属壳的外面再设置热力脱水机机壳,热力脱水机机壳内壁与传热金属壳的外壁之间存在间隙,平整机内部设置一热油滚筒,热油滚筒内设置了热油传热管,热油传热管上设置了传递管道的进口和出口,热油滚筒的两端分别设置轴承,热油滚筒外设置平整机机壳,机壳内壁与热油滚筒外壁之间留有空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表现在:比蒸汽烫平烘干安全,烫平温度更高,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热源、2——传递管道、3——平整机、4——力脱水机、5——热传递管道、6——传热金属壳、8——热油滚筒、9——热油传热管、10——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洗衣房后处理系统装置,由热源、传递管道、平整机、热力脱水机组成,热源通过传递管道分别连接平整机、热力脱水机,热力脱水机内部设置热传递管道,热传递管道呈盘旋状,热传递管道与传递管道连接且热传递管道上设置有传递管道的进口和出口,热传递管道外设置传热金属壳,在传热金属壳的外面再设置热力脱水机机壳,热力脱水机机壳内壁与传热金属壳的外壁之间存在间隙,平整机内部设置一热油滚筒,热油滚筒内设置了热油传热管,热油传热管上设置了传递管道的进口和出口,热油滚筒的两端分别设置轴承,热油滚筒外设置平整机机壳,机壳内壁与热油滚筒外壁之间留有空隙。
洗衣房后处理系统装置热效率高、无污染、安全,无污染、操作简便、烘干时间较短,调温范围大、温控精确,自动化程度高,安全保障系统完备等环保节能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林,未经李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27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有多层防护膜的保温型太阳能电池组件
- 下一篇:一种具有彩色图案光伏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