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大吨位转体平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3701.X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8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升桥;高静青;李国强;鲍薇;刘永锋;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8 | 分类号: | E01D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10005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大 吨位 转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大吨位转体平铰结构。
背景技术
转体施工法在我国使用较多,主要是因为转体施工法要求的施工设备少、操作简便,随着先进的同步千斤顶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的使用,转体施工法逐步推广应用于大跨度、大吨位桥梁上,例如:广州丫髻沙大桥(主桥为76m+360m+76m三跨连续自锚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为先竖转后平转的转体桥,平转重量达13600吨;大秦铁路大里营铁路斜拉桥为平转法施工的40.75m+50m跨度布置的独塔斜拉桥,转体重量为3400吨;贵州省水柏铁路北盘江大桥为主跨达236m的上承式拱桥,转体重量为10400吨。墩底转体施工时,转体到位调整上部结构位置后浇筑墩底混凝土,如果墩高比较高,转体重量将会很大。
常规的设计方案有:墩底与承台间安装球铰及相关转体配套设施,待转体到位且上部结构位置精确调整后浇筑混凝土使桥墩与承台固接,但受到球铰尺寸及运输条件的影响,转体吨位大都在3万吨以下,超大吨位转体定位在转体重量在3~10万吨。由于转体重量大,转体球铰的直径需要较大,导致球面加工难度大、整体运输条件受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难度小且方便运输的超大吨位转体平铰结构。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大吨位转体平铰结构,其中,所述超大吨位转体平铰结构由多个平铰单元固定拼接而成。
如上所述的超大吨位转体平铰结构,优选的是,在所述多个平铰单元之间的拼接处设置有卡榫结构。
如上所述的超大吨位转体平铰结构,优选的是,所述多个平铰单元的结构和大小相同。
如上所述的超大吨位转体平铰结构,优选的是,所述超大吨位转体平铰结构由两个平铰单元拼接而成。
如上所述的超大吨位转体平铰结构,优选的是,所述超大吨位转体平铰结构由四个平铰单元拼接而成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提供一种超大吨位转体平铰结构,其由多个平铰单元固定拼接而成,从而方便运输,且不存在超大吨位转体球铰结构球面加工难度大的问题,易于加工,能够实现超大吨位转体施工。通过卡榫结构固定连接相邻的平铰单元,能够有效控制由于组装导致的平铰单元变形。并设计多个平铰单元的结构和大小相同,进一步降低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适合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超大吨位转体平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相邻平铰单元之间的拼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超大吨位转体平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超大吨位转体平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超大吨位转体平铰结构1由多个平铰单元2固定拼接而成,从而方便运输,且不存在超大吨位转体球铰结构球面加工难度大的问题,易于加工,能够实现超大吨位转体施工。
在平铰单元2运输至施工现场后,为了控制由于组装导致的平铰单元2变形,优选在多个平铰单元2之间的拼接处设置卡榫结构3,并通过螺栓6进行卡榫结构3之间的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从而实现多个平铰单元2的固定拼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可以设计多个平铰单元2的结构和大小相同,以进一步降低平铰单元2的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适合批量生产。如:可以设计超大吨位转体平铰结构1由两个平铰单元2拼接而成,如图1所示,或由四个平铰单元2拼接而成,如图3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只是举例说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如:超大吨位转体平铰结构1的尺寸和运输条件)设计平铰单元2的个数。
本实施例中在超大吨位转体平铰结构1上还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槽4,并在每个凹槽4内安装耐磨滑块(图中未示出)。并在超大吨位转体平铰结构1的中心设置销轴孔5,以将超大吨位转体平铰结构1固定安装到转体施工装置上。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超大吨位转体平铰结构,通过设计其由多个平铰单元固定拼接而成,从而方便运输,且不存在超大吨位转体球铰结构球面加工难度大的问题,易于加工,能够实现超大吨位转体施工。通过卡榫结构固定连接相邻的平铰单元,能够有效控制由于组装导致的平铰单元变形。并设计多个平铰单元的结构和大小相同,进一步降低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适合批量生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37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