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井下用吸污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3869.0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5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开华;张具安;汪达勇;王付民;李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科研试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0 | 分类号: | E21F16/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林倩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井下 用吸污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用吸污车。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有很多用于储水的水仓,水仓分小水仓与大水仓,小水仓是在巷道边上的小水坑,存水量较少,目前主要的清理方法是用污水泵抽出污水,而下面的沉淀物需通过人工清理,有些地方由于供电系统不能到达,所以不能用污水泵,只能用人工清理,工作量很大。大水仓存水量比较大,目前的清理办法是将两个大水仓建在一起,用污水泵将其中一个大水仓的污水排到另一个大水仓,然后用装载机铲去下面的污泥及沉淀物,清理干净后再将有污水的水仓的水排到清理后的水仓,然后用装载机铲去下面的污泥及沉淀物,如此反复,直到污水相对干净,再排入排污管道。这种清理工作时间长、强度高,而且在清理过程中,污泥流到周围地面造成地面污染,另外污水泵会发生吸不动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方便、快速将煤矿井下水仓中的污水清理干净的煤矿井下用吸污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煤矿井下用吸污车,具有车头、前车架和后车架,前、后车架铰接,后车架上设有罐体,罐体的后端设有后翻盖,罐体上设有吸污口、排污口,罐体的顶部设有出气口,罐体的左、右侧面上各设有铰接座,每铰接座和后车架之间设有举升油缸,每铰接座和后翻盖之间设有翻盖油缸,后车架上固定有真空泵和四通阀,罐体的出气口通过第一管道和四通阀联接,真空泵的进气口通过第二管道和四通阀的联接,第二管道中串接有水汽分离器,真空泵的排气口和四通阀之间由第三管道联接,第三管道中串接有一级油气分离器和二级油气分离器。
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进水孔,罐体的底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上联接水管,水管上串接有球阀,水管的管口上联接有喷头。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吸污车采用真空泵将罐内空气抽出,罐内产生一定真空,使得污水在大气压强和罐内压强之差的作用下,将污水压入罐内,对煤矿井下水仓中的污水进行抽吸,所以能方便、快速地抽吸污水,而且不会发生吸不动的现象,本吸污车利用罐体储水,具有洒水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主要是反映吸污部分的结构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主要是反映洒水部分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煤矿井下用吸污车,具有车头1、前车架2和后车架3,前、后车架铰接,后车架3上设有罐体4,罐体4的后端设有后翻盖8。由于是吸污车在煤矿井下用,所以必须具有防爆措施。罐体4上设有吸污口和排污口,罐体4的顶部设有出气口4-1。
罐体4的左、右侧面上各固定有铰接座6,后车架3的左、右侧面上各固定有铰接支架20,每铰接座6和后车架3的铰接支架20之间设有举升油缸5,举升油缸5的一端铰接在铰接座6的前端,举升油缸5的另一端铰接在后车架3的铰接支架20上。后翻盖8的左右两侧各固定有铰接支架21,每铰接座6和后翻盖8之间设有翻盖油缸7,翻盖油缸7的一端铰接在铰接座6的后端,翻盖油缸7的另一端铰接在后翻盖8的铰接支架21上。举升油缸实现罐体的翻转,翻盖油缸实现罐门的打开。
后车架3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真空泵9和四通阀10。罐体4的出气口4-1通过第一管道11和四通阀10的第一阀口10-1联接,真空泵9的进气口通过第二管道12和四通阀10的第二阀口10-2联接,第二管道12中串接有水汽分离器14,真空泵9的排气口和四通阀10的第三阀口10-3之间通过第三管道13联接,第三管道13中串接有一级油气分离器15和二级油气分离器16。四通阀10的第四阀口10-4为吸排气口。
罐体4的顶部设有进水孔4-2,罐体4的底部设有出水口4-3,出水口4-3上联接水管17,水管17上串接有球阀18,水管17的口上联接有喷头19。
抽液时,四通阀位于抽的位置。真空泵9将罐内空气抽出,罐内产生一定真空,使得污水在大气压强和罐内压强之差的作用下,将污水压入罐内。罐内带有一定湿度的空气,经过第一管道11进入水汽分离器14,水被分离出来后,流回罐内,气体经四通阀10和第二管道12,到达真空泵9的进气口,气体在泵内和泵的润滑油混合,经泵从排气口喷出,油气混和物通过第三管道13到达一级油气分离器15,经一级油气分离器15得到初步分离,再经二级油气分离器16进一步分离,气体进入四通阀10,由四通阀10的第四阀口10-4排入大气。
当需要从罐内向外排液时,四通阀处于排的位置,于是就改变了气流的方向,气流方向正好与抽污水时相反,由真空泵把外界空气压入罐内,使之产生一个大气压的压强,从而把罐内的污水通过排污口压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科研试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科研试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38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