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齿轮轴渗碳淬火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3870.3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7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刘聪敏;陈强;刘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28 | 分类号: | C21D9/28;C21D1/6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陆文俊 |
地址: | 213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轴 渗碳 淬火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装,具体涉及一种齿轮轴渗碳淬火工装,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齿轮轴类零件是减速器以及传动机构中常用的传动零件之一,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部件以及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齿轮轴一般为金属圆杆状,各段可以有不同的直径,通常包括圆柱面、轴肩、螺纹、键槽以及齿轮等组成,机器中作回转运动的零件就装在轴上。
齿轮轴在加工时为获得一定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需进行调质、渗碳淬火、回火等一系列热处理。目前,齿轮轴的热处理通常采用定制料框进行装夹再放入箱式炉中进行。但因齿轮轴种类繁多、尺寸各异,针对不同品种、大小的齿轮轴需设计不同尺寸的工装进行装夹,这样就大幅地提高了齿轮轴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用性较强、操作方便的齿轮轴渗碳淬火工装。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齿轮轴渗碳淬火工装包括支撑网、外周框架、至少一根第一间隔圆棍和至少一根第二间隔圆棍。
支撑网是一个网状钢制一体件。外周框架从上方固定连接在支撑网上,且位于支撑网的上方。
所有第一间隔圆棍和第二间隔圆棍从上方连接在外周框架上,且位于外周框架的上方,且第一间隔圆棍与第二间隔圆棍交错分布。
支撑网总体呈矩形。外周框架包括框架主体和至少8个间隔柱。框架主体总体呈长方体框形,由4根左右向水平设置的同样长度的钢制的第一圆棍、4根前后向水平设置的同样长度的钢制的第二圆棍和4根铅垂设置的同样长度的钢制的第三圆棍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组成。且位于下方的2根第一圆棍和2根第二圆棍所组成的假想矩形套在支撑网的外周四侧上并与支撑网固定连接在一起。
所有间隔柱铅垂向设置。所有间隔柱均匀间隔地焊接固定在位于上方的2根第一圆棍和2根第二圆棍的上端面上,且位于上方的2根第一圆棍上的间隔柱前后对称设置,位于上方的2根第二圆棍上的间隔柱左右对称设置。
第一间隔圆棍(3)的轴向长度不短于第二圆棍(21-2);第二间隔圆棍(4)的轴向长度不短于第一圆棍(21-1)的轴向长度与2倍的第二圆棍(21-2)的直径的和;第一间隔圆棍和第二间隔圆棍的直径均比相邻2个间隔柱之间的间隔宽度大0.5至1mm。第一间隔圆棍前后向水平设置,所有第一间隔圆棍分别由其前端向下嵌入并卡在位于前上方的第一圆棍上的相应的相邻2个间隔柱之间、由其后端向下嵌入并卡在位于后上方的第一圆棍上的相应的相邻2个间隔柱之间,从而使得所有第一间隔圆棍与位于上方的2根第二圆棍在左右方向上均匀间隔。第二间隔圆棍左右向水平设置,所有第二间隔圆棍分别由其左端向下嵌入并卡在位于左上方的第二圆棍上的相应的相邻2个间隔柱之间、由其右端向下嵌入并卡在位于右上方的第二圆棍上的相应的相邻2个间隔柱之间,从而使得所有第二间隔圆棍与位于上方的2根第一圆棍在前后方向上均匀间隔。
上述外周框架的2根第一圆棍分别由其左右两端焊接在2根第二圆棍的端部侧面从而首尾相连形成一个假想矩形,该假想矩形的形状及大小与支撑网的形状及大小相对应。4根第三圆棍从上方由其下端焊接连接在前述2根第二圆棍的4个端部上侧面上,第3根第二圆棍由其前后两端的端部下侧面从上方焊接在位于左侧的2根第三圆棍的上端面上,第4根第二圆棍由其前后两端的端部下侧面从上方焊接在位于右侧的2根第三圆棍的上端面上。第3根第一圆棍由其左右两端水平焊接在位于前侧的2根第三圆棍上端部之间,第4根第一圆棍由其左右两端水平焊接在位于后侧的2根第三圆棍上端部之间,则位于上方的第3、4根第一圆棍的上端面与位于上方的2根第二圆棍的下端面齐平。
外周框架的前、后、左、右四个侧面上还设有4至48个呈“十”字形的加强筋条。
外周框架还包括第一横加强筋条、第二横加强筋条、第一竖加强筋条和第二竖加强筋条。
第一竖加强筋条有6根,铅垂设置。其中3根第一竖加强筋条在上下方向上焊接固定在位于前方的2根第一圆棍之间,且该3根第一竖加强筋条与位于前方的2根第三圆棍在左右方向上均匀间隔。另外3根第一竖加强筋条在上下方向上焊接固定在位于后方的2根第一圆棍之间,且该3根第一竖加强筋条与位于后方的2根第三圆棍在左右方向上均匀间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38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自洁式视窗的蒸镀设备
- 下一篇:高频自动回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