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指纹识别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4138.8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9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浩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世喆 |
地址: | 6424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控制器。
背景技术
指纹识别技术是把一个人的身份同自己的指纹对应起来,通过将即时读取的指纹和预先保存的指纹进行比较,就可以验证此人的真实身份。每个人的皮肤纹路(包括指纹在内)在图案和交叉点上各不相同,也就是说,每个人的皮肤纹路是唯一的,并且在正常情况下保持终生不变。依靠这种唯一性和稳定性,我们才能通过指纹识别技术确认一个人的身份。
现有技术所使用的指纹识别模块以指纹采集器、控制主板、按键板等作为主要部件,各个独立部件用数据线进行连接;此类指纹识别模块的采集器大多采用了识别效率较低的光学指纹采集元件和安全性较低的图片式指纹采集识别控制方式。
虽然现有技术的这种指纹识别模块应用较普遍,但是它存在较多弊端。此种指纹识别模块包括的指纹采集器、控制主板、按键板等是相互独立的分散结构,它们体积大,没有固定的位置,没有可正常操作使用的操作面板,各部件必须分别装配在不同类型产品事先设计好的预留位置上,所以此类模块无法作为可整体独立使用的个体,进而无法直接整体嵌入式应用于锁具、箱柜等传统产品方案上,需要后期进行全新的二次开发设计,同时,每一款产品都需要有针对性的(依照传统指纹模块的各部件规格及尺寸)开设全新产品外壳和内部结构模具进行生产制造。综上,这种指纹识别模块的通用性、使用安全性、方便性、可靠性都较差,进而造成了指纹锁的制造不便以及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控制器,通用性、使用安全性、方便性、可靠性和可移植性较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控制器,包括:
指纹采集元件、控制主板、操作面板及后固定盖,其中,所述操作面板上设有指纹采集窗,所述指纹采集元件与所述操作面板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操作面板上的指纹采集窗采集指纹信息;
其中,所述控制主板包括用于存储指纹信息的信息存储结构、用于对比指纹信息的信息识别控制结构、物理的功能选择和设定结构、用于接收指令信息的输入结构、用于控制驱动设备和提示信息的输出结构,所述信息存储结构、所述信息识别控制结构、所述物理的功能选择和设定结构、所述输入结构和所述输出结构都整体集成在所述控制主板上;
所述控制主板和所述指纹采集元件连接并与所述操作面板及所述后固定盖构成一个整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指纹采集元件为半导体式指纹采集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指纹采集元件、所述控制主板和所述操作面板及所述后固定盖结合为一体,同时也具备外接分体式使用的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控制主板上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指纹采集元件的镂空和/或凹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输入元件为键盘式输入元件或触屏式输入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的指纹识别控制器进一步包括:
用于传输信息的信息接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的指纹识别控制器进一步包括:
集成在所述控制主板中的马达和电磁铁驱动元件和信息输出接口,用于驱动与之相连的产品机械控制设备中的马达或电磁铁。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的指纹识别控制器进一步包括:
报警器,其与所述信息识别控制结构连接,并用于在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指纹信息不同时进行报警,或用于在读取到的输入密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密码信息不同时进行报警,或用于提示产品的设置和使用操作错误,或用于低电压或其它异常情况发生时的警告。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操作面板及所述后固定盖构成了用于嵌入所述控制主板和所述指纹采集元件的空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操作面板及后固定盖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输入和使用控制元件、显示灯、显示屏、所述指纹采集元件的安装位,并起到安装固定作用。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控制器,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浩,未经杨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41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双取力器互锁电路结构
- 下一篇: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一体化读卡机柜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