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毕托巴流量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4216.4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2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辉;李申德;王超;唐力壮;李环宇;齐丽萍;任振家;孙丽民;张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毕托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46 | 分类号: | G01F1/46 |
代理公司: | 铁岭天工专利商标事务所 21105 | 代理人: | 张沈 |
地址: | 112616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毕托巴 流量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毕托巴流量传感器,特别是一种毕托巴流量传感器的冷却套。
背景技术
毕托巴流量传感器是依据法国科学家H.Pitot发明的皮托管原理设计而成的流量传感器。皮托管又称毕托管,巴是压力单位,毕托巴流量传感器是采用皮托管的原理测取流体压差的传感元件。毕托巴流量计的前身是中国清华大学教授徐向东发明的智能探针式流量计。
毕托巴流量传感器有直管形导压管,导压管外有连接法兰,导压管里有内管,内管的上端伸出导压管的上端,导压管和内管的上端管口分别是全压接口和静压接口,导压管的下端连有取压头,取压头的下端有与导压管的内腔相连的全压孔和与内管相连的静压孔。
使用时,把毕托巴流量传感器的直管形导压管从管道的侧壁垂直地插入流体输送管道内,让全压孔和静压孔的中心在管道的轴线上,全压孔对着流体的来流方向,静压孔对着流体的去流方向。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在导压管上端的全压接口和静压接口分别输出管道内流体的全压和静压,用管道内流动着流体的全压和静压,结合流体的温度、密度和管道截面等参数,按流体力学原理用流量积算仪计算出管道内流体的流量。
毕托巴流量传感器的导压管是用钢材制成,这种毕托巴流量传感器只能在流体的温度不是很高的工况下使用,当毕托巴流量传感器在高温或超高温的流体工况下使用时,导压管的机械性能急剧下降,导压管的机械性能下降会造成导压管变形,导致测量不准。现有技术中,没有能在高温或超高温的流体工况下使用的毕托巴流量传感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出一种能在高温或超高温的流体工况下使用的高温毕托巴流量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是用如下方法实现的。
高温毕托巴流量传感器有直管形导压管,导压管里有内管,内管的上端伸出导压管的上端,导压管和内管的上端管口分别是全压接口和静压接口,导压管的下端连有取压头,取压头的下端有与导压管的内腔相连的全压孔和与内管相连的静压孔,在导压管的外侧套有夹套管,夹套管外有连接法兰,夹套管上侧有夹套管的进、出口,夹套管内有轴线与夹套管的轴线平行的流体介质分布管,流体介质分布管的上端与夹套的进口相连,流体介质分布管的管壁上有沿管壁均布的小孔。
安装时,把外侧套有夹套管的导压管从管道的侧壁垂直地插入流体输送管道内,让全压孔和静压孔的中心在管道的轴线上,全压孔对着流体的来流方向,静压孔对着流体的去流方向。
本实用新型在高温或超高温的流体工况下使用时,让冷却流体介质从夹套管的进口进入夹套管,冷却流体介质先流入流体介质分布管,流体介质经流体介质分布管均布到夹套管内,再从夹套管的出流出。
本实用新型导压管的外侧有夹套管,夹套管内有流体介质分布管,使用时可用冷却流体介质流经夹套管,在高温或超高温的流体工况下使用时,让导压管的温度不会过高,保持导压管的机械强度不降低、不变形,保证测量准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方案提出的一种高温毕托巴流量传感器的主视局剖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中,高温毕托巴流量传感器有直管形导压管1,导压管里有内管2,内管的上端3伸出导压管的上端,导压管和内管的上端管口分别是全压接口4和静压接口5,导压管的下端连有取压头6,取压头的下端有与导压管的内腔相连的全压孔7和与内管相连的静压孔8,在导压管的外侧套有夹套管9,夹套管外有连接法兰10,夹套管上侧有夹套管的进、出口11、12,夹套管内有轴线与夹套管的轴线平行的流体介质分布管13,流体介质分布管的上端与夹套的进口相连,流体介质分布管的管壁上有沿管壁均布的小孔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毕托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毕托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42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