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4834.9 | 申请日: | 2013-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3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马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友进智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02;F24F1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和空气清新机,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目前以清除室内空气污染的家用和商用空气净化器为主。
空气净化器中有多种不同的技术和介质,使它能够向用户提供清洁和安全的空气,常用的空气净化技术有:低温非对称等离子体空气净化技术、吸附技术、负离子技术、负氧离子技术、分子络合技术、光触媒技术、HEPA高效过滤技术、新一代静电式高频高压除尘灭菌除氡技术、活性氧技术、室温催化氧化甲醛和催化杀菌等;材料技术主要有:光触媒、活性炭、合成纤维、HEAP高效材料、负离子发生器等。国内市场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多采为复合型,即同时采用了多种净化技术和材料介质;大部分装修及家具板中有害气体不断释放,潜伏期长达3-15年,简单的通风处理方法只是治标不治本,而所谓的绿色家装是满足了污染物排放的最低标准,并非绝对的绿色建材,过度装修或过多家具都将使空气污染超标,现有的空气净化器体积过小,不能对面积大的地方进行通风处理,结构太多复杂,使用起来不太方便,无法彻底消除异味,使用起来还比较费电,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空气净化器,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多样化,具有调节温度、自动检测烟雾、消除异味及有害气体、双重灭菌和释放负离子的功能,使用时声音小无副作用,节能环保,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机体1、臭氧出风口2、插入式滤芯3、负离子开启按钮4、臭氧开启按钮5、电源开关6、电源开关指示灯7、底座8、滚轮9、提手10、负离子源总成11、电源插孔12组成;机体1的中部设置有臭氧出风口2,臭氧出风口2的下端设置有插入式滤芯3,插入式滤芯3的下端依次设置有负离子开启按钮4、臭氧开启按钮5和电源开关6,电源开关6的外侧设置有电源开关指示灯7,机体1设置在底座8上,底座8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滚轮9,机体1的顶部设置有提手10,机体1的后部设置有负离子源总成11和电源插孔12。
所述的机体1上设置有触摸式液晶显示屏13,方便对温度强弱进行调节。
所述的底座8上涂设有荧光层,方便人们在夜晚时使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多样化,具有调节温度、自动检测烟雾、消除异味及有害气体、双重灭菌和释放负离子的功能,使用时声音小无副作用,节能环保,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机体1、臭氧出风口2、插入式滤芯3、负离子开启按钮4、臭氧开启按钮5、电源开关6、电源开关指示灯7、底座8、滚轮9、提手10、负离子源总成11、电源插孔12组成;机体1的中部设置有臭氧出风口2,臭氧出风口2的下端设置有插入式滤芯3,插入式滤芯3的下端依次设置有负离子开启按钮4、臭氧开启按钮5和电源开关6,电源开关6的外侧设置有电源开关指示灯7,机体1设置在底座8上,底座8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滚轮9,机体1的顶部设置有提手10,机体1的后部设置有负离子源总成11和电源插孔12。
所述的机体1上设置有触摸式液晶显示屏13,方便对温度强弱进行调节。
所述的底座8上涂设有荧光层,方便人们在夜晚时使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多样化,具有调节温度、自动检测烟雾、消除异味及有害气体、双重灭菌和释放负离子的功能,使用时声音小无副作用,节能环保,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友进智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友进智能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48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