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肢消毒支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4882.8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7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杨丹;杨波;杜芳;马祎祎;李佳;张娇娇;王春梅;周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丹;杨波;杜芳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朝***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肢 消毒 支撑架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外科下肢手术消毒时将下肢抬起到一定的高度,方便手术医生对肢体进行彻底消毒的医用辅助器械。
背景技术
在进行所有外科手术前,对手术野皮肤消毒是首先必做的操作,手术野皮肤进行彻底消毒是防止手术切口感染的关键前提。在做下肢手术前,均是将整个肢体消毒,而为了对整个肢体消毒,需要把肢体抬到一定的高度。目前采取抬高的方法均是依靠人力托起,具体操作是由3名手术人员共同完成,首先1名医护人员将下肢托高到合适高度,1名手术医生外科手消毒后开始对肢体消毒,中间由1名助手外科手消毒后用无菌治疗巾放在已消毒部位的肢体下方接替医护人员继续托起下肢,再由手术医生对医护人员所接触过的皮肤部位消毒,待整个肢体消毒完毕,手术医生完成手术野的铺巾操作后,助手才能将整个肢体平放到无菌巾上。在一系列的操作中,托肢体的人员要坚持较长的时间,由于患者下肢的胖瘦、手术的体位、人力支撑不住、人员的交接等因素,使肢体消毒费力和暴露不充分,影响消毒、铺巾等操作,同时也有污染手术区概率的发生,进而难以做到无菌操作。临床实践中急需一种将下肢抬高到合适高度、不受时间限制、稳定牢靠并充分暴露肢体,方便手术医生从容地对肢体进行彻底消毒的医用辅助器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外科下肢手术消毒科学、安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根据人体的生理特征和符合手术体位的特殊要求,适用与下肢手术消毒使用的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材质选用医用优质不锈钢,由底台、滑道、撑杆底座、外撑杆、固定螺钉、内撑杆、弧形托七部分组成。底台设计成长70cm×宽30cm×高0.8cm的长方体,用与支撑下肢后不会移位,同时保障下肢抬高稳定牢靠。底台和滑道为一体,底台正中有一同长的凸形槽,凸形槽上宽5cm×高0.3cm,下宽10cm×高0.5cm,形成一个滑道,用于撑杆底座滑入及托起位置的调整,使肢体支撑牢靠。撑杆底座、外撑杆和固定螺钉为一体,共三组,外撑杆位与撑杆底座的下中、固定螺钉位与外撑杆上端2cm处螺钉孔内,撑杆底座设计成8cm×9.8cm×0.5cm的长方体,用于托起位置的调整,外撑杆为高10cm×直径2.5cm×厚0.2cm的圆柱体,中间空心,可将内撑杆放入,固定螺钉由螺身和螺帽组成,螺身长3cm×直径0.5cm,螺帽为直径4cm×厚0.2cm的圆柱体,用于内撑杆的高度调节。内撑杆和弧形托为一体,共三组,内撑杆位与弧形托的下中,内撑杆设计成高10cm×直径2cm的实心圆柱体,弧形托设计成小半弧形,长25cm×直径2cm的实心圆形,用于托住肢体及托起角度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①取材为医用优质不锈钢,表面光滑对患者下肢皮肤及医务人员手不会造成损伤,使用安全,选材硬不会变形可重复使用;②拆卸方便,易于清洗消毒,内撑杆和弧形托可高压灭菌不会引起交叉感染,符合院感要求;③底台面宽重,支撑下肢后不会移位,同时保障下肢抬高稳定牢靠;④托起时间不受限制,可使手术医生从容地对肢体进行彻底消毒,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省人力,减轻了手术人员的工作强度;⑤适用范围广,可用于下肢胖瘦不同、长短不同的患者,也可用于双下肢同时消毒的患者;⑥不受患者的体位影响,适用于仰卧位、侧卧位和俯卧位时的下肢消毒;⑦可根据需要的高度和方向调节,操作简便快捷,工作人员易掌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附图是本新型的整体构造图:
图中:1、底台 2、滑道 3、撑杆底座 4、外撑杆 5、固定螺钉 6、内撑杆 7、弧形托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先调整底台(1)与患者的下肢方向一致,撑杆底座(3)和外撑杆(4)为一体,从底台(1)上的滑道(2)滑入两组撑杆底座(3)和撑杆(4),调整两组撑杆底座(3)和外撑杆(4)的位置,一组在患者下肢的近端,一组在患者下肢的远端,内撑杆(6)和弧形托(7)为一体,两组内撑杆(6)和弧形托(7)分别插入两组撑杆底座(3)和外撑杆(4)内,根据患者下肢的近、远端抬高的高度调整两组内撑杆(6)和弧形托(7)的高度,调整好后用固定螺钉(5)固定,将患者的下肢放在弧形托(7)上消毒,待弧形托(7)接触部位以外的皮肤消毒完毕,再把高压灭菌后的一组撑杆底座(3)、外撑杆(4)、内撑杆(6)和弧形托(7)从下肢远端的方向滑入滑道(2),调整高度后固定螺钉(5)固定,将开始放在下肢远端的内撑杆(6)和弧形托(7)松开固定螺钉(5)降下来,方便对弧形托(7)接触部位消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丹;杨波;杜芳,未经杨丹;杨波;杜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48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织物防水剂
- 下一篇:带粘合层的透明面材、显示装置及它们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