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双旋风富氧微油点火稳燃煤粉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6667.1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4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向卫;王庆;薛勤普;杜毅;任友华 |
主分类号: | F23D1/02 | 分类号: | F23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50 重庆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旋风 富氧微油 点火 燃煤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双旋风富氧微油点火稳燃煤粉燃烧器,特指在燃煤发电锅炉中应用。
背景技术
双旋风煤粉燃烧器以其能实现高度的煤粉浓淡分离的特点,而被燃煤发电领域广泛应用,尤其是在燃用无烟煤的“W”型燃煤发电锅炉上的应用更为突出。但双旋风煤粉燃烧器点燃煤粉需采用大油枪点火等传统的点火模式,在锅炉稳燃时,也需消耗大量的燃油,并且未燃尽的燃油会导致环保装置无法与锅炉点火装置同步运行,不能达到国家环保要求。
进入二十一世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全球石油资源日渐紧缺与原油价格不断攀升,控制燃油消耗已是我国发电行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但针对双旋风煤粉燃烧器,现今得以广泛应用的等离子、气化小油枪等节油先进技术,由于其内在分级燃烧机理及双旋风煤粉燃烧器煤粉喷口短的矛盾,无法对双旋风煤粉燃烧器进行节油改造,以及改造后无法保证恢复双旋风煤粉燃烧器正常燃烧功能等原因,造成对使用双旋风煤粉燃烧器的锅炉节油、减排改造不能正常进行。
那么,采用新技术以代替大油枪点火稳燃,实现“以煤代油”,节油燃油,提高环保装置的利用率,是燃用无烟煤的“W”型燃煤发电锅的大事。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富氧煤粉点火稳燃技术代替大油枪点火稳燃技术,发明一种新型双旋风富氧微油点火稳燃煤粉燃烧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内容为:
一种新型双旋风富氧微油点火稳燃煤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该新型燃烧器按一次风粉运行方向,依次是:一次风粉入口(1)、旋风分离筒(2)、消旋拉杆(4)、一次风粉过度锥筒(6)、导流片固定筒(13)、消旋片(11)、导流片(12)、燃烧枪(5)、一次风粉喷口(10)、周界风喷口(9);按乏气运行方向,依次是:旋风分离筒(2)、乏气管道(3)、乏气阀门(7)、乏气喷口(8);一次风粉由一次风粉入口(1)进入旋风分离筒(2)内分离成两部分:一部分沿一次风粉过度锥筒(6)喷出,一部分沿乏气管道(3)排出,并沿相反方向运行。
进一步,旋风分离筒(2)、消旋拉杆(4)、一次风粉过度锥筒(6)、导流片固定筒(13)、燃烧枪(5)、一次风粉喷口(10)、周界风喷口(9)的轴心在同一轴心线上;旋风分离筒(2)、一次风粉过度锥筒(6)、一次风粉喷口(10)按一次风粉运行方向依次对接;消旋拉杆(4)、导流片固定筒(13)、燃烧枪(5)、一次风粉喷口(10)、周界风喷口(9)按同心圆排列,由里到外依次是:燃烧枪(5)、消旋拉杆(4)、导流片固定筒(13)、一次风粉喷口(10)、周界风喷口(9);燃烧枪(5)、消旋拉杆(4)、导流片固定筒(13)都可独自沿轴心线运动。
进一步,消旋片(11)外形为长方形,沿一次风粉运行方向垂直于消旋拉杆(4)端头上,与消旋拉杆(4)轴心线在同一面内平行,数量为2~9片,并沿消旋拉杆(4)径向均布,将一次风粉过度锥筒(6)壁上的一次风粉旋流消旋。
进一步,导流片(12)外形为月牙形,沿一次风粉运行方向垂直于导流片固定筒(13)端头上,与导流片固定筒(13)轴心线在同一面内成0~180°夹角,并沿导流片固定筒(13)径向均布,数量为2~9片,将一次风粉过度锥筒(6)壁上的部分一次风粉旋流导入一次风粉喷口(10)中心。
进一步,乏气阀门(7)沿乏气运行方向位于乏气管道(3)与乏气喷口(8)之间,控制一次风粉喷口(10)处风粉浓度为0~1kg/kg。
进一步,周界风喷口(9)的截面与一次风粉喷口(10)的截面在同一平面上,且垂直于轴心线,提供一次风粉喷口(10)冷却用风和一次风粉燃烧用风。
进一步,燃烧枪(5)包括燃油管道(14)、油氧管道(15)、煤氧管道(16)、煤氧旋流片(17)、油嘴(18)、油氧旋流片(19)、陶瓷预混环(20)、油枪喷口(21),它们的轴心都位于同一轴心线上;按燃油运行方向:燃油管道(14)、油嘴(18)、陶瓷预混环(20)、油枪喷口(21)依次相连;按燃油用氧气运行方向:油氧管道(15)、油氧旋流片(19)、陶瓷预混环(20)、油枪喷口(21)依次相连;按煤粉用氧气运行方向:煤氧管道(16)、煤氧旋流片(17)依次相连;燃油管道(14)、油氧管道(15)、煤氧管道(16)由里到外按同心圆排列。
进一步,油氧旋流片(19)沿燃油用氧气运行方向位于油氧管道(15)末端,安装在油氧管道(15)与燃油管道(14)的环缝中,沿燃油用氧气运行方向位于油嘴(18)的前方,与燃油管道(14)轴心线在同一面内成0~180°夹角,并沿燃油管道(14)径向均布,数量为2~64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向卫;王庆;薛勤普;杜毅;任友华,未经向卫;王庆;薛勤普;杜毅;任友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66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立式蒸发器的稳定装置
- 下一篇:抽真空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