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戏剧打击乐伴奏控制台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20157127.5 申请日: 2013-04-01
公开(公告)号: CN203165445U 公开(公告)日: 2013-08-28
发明(设计)人: 张宝庆 申请(专利权)人: 张宝庆
主分类号: G10H1/36 分类号: G10H1/36
代理公司: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代理人: 孙爱华
地址: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戏剧 打击乐 伴奏 控制台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戏剧打击乐伴奏控制台,属于电子乐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音频存储技术、将物理打击乐器的声音采集合成为多音色、多功能的电子控制的打击乐器。

背景技术

戏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种类繁多,普及广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打击乐在所有戏剧团队演出中是必不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戏剧团体除演员外,均配备文场(乐队伴奏)和武场(打击乐)。文场人员较容易配备,经短期训练后即可参加演出。武场人员的配备相对比较困难,训练起来难度较大。一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其他条件的限制,目前各类戏剧团队中的“鼓佬”非常缺乏,面临断档。虽有学习者欲想迈入“鼓佬”行列,但是不经过多年的专门学习培训很难达到一定的演奏水准。二是受武场演奏人员音乐素质和演奏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须经长时间训练和磨合才能达到一定的演奏水平。三是武场人员中若有一人缺席,就会直接影响正常演出。 

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有人开始尝试运用电子模拟技术解决这一难题,但是由于技术本身存在的局限性,所模拟的传统打击乐器的声音比较单一,也不够逼真,同时也要求演奏者必须学会使用钢琴按键或具有一定的打击乐功底才能演奏,要想在短期内学会演奏不是朝夕可为之事 。

为此,各类戏剧团体迫切需要一种通俗易学、操作简单且占用人少的打击乐器,以解决当前戏剧团体中普遍存在的“鼓佬”难求,人员难凑,演奏难精的现实问题,进一步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健康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音频存储技术,现在只需一人操作即可很方便的演奏出过去多人才能演奏出的打击乐声音,并且可以适用于多种戏剧演出伴奏需要的戏剧打击乐伴奏控制台。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戏剧打击乐伴奏控制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上表面的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上设置有按键和开关,壳体的背面设置有音频输出装置,按键、开关以及音频输出装置与控制电路相连。

所述的开关包括电源开关和转换开关,位于操作面板左侧,开关的上方设置有指示灯,下方设置有调节旋钮。

所述的指示灯包括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

所述的调节旋钮包括音频输出旋钮和扬声器旋钮。

所述的音频输出装置包括扬声器和音频输出插孔,扬声器设置在机壳背面右侧,其左侧依次设置有电源插孔、音频输出插孔和脚踏控制器插孔。

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开关电源、按键、音频处理模块、分频器、存储卡、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音量调节开关以及单稳态触发电路,按键与音频处理模块相连,音频处理模块与存储卡双向相连以完成数据的调取和发送,并将调取的数据传递至与之相连的分频器,分频器将数据处理之后分为两路,第一路通过音量调节开关依次与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相连,由功率放大器驱动扬声器发声;另一路通过另一个音量调节开关与音频输出接口相连;开关电源同时与单稳态触发电路、音频处理模块、分频器、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相连并为其供电;脚踏控制器通过单稳态触发电路与按键相连。

所述的按键为一组或一组以上,每组包含有15个按键,均匀设置,按键位于操作面板右侧。

所述的按键为4组共60个按键。

所述的按键、音频处理模块、分频器以及存储卡或采用多组并联的方式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应用音频存储技术,现在只需一人操作即可很方便的演奏出过去多人才能演奏出的打击乐声音;

2、依据于戏剧以及锣鼓经的演奏方式对按键进行设置,通俗易学,操作快捷,稍有一定舞台演出经验和音乐知识的人员,经短期熟悉和训练后即可上机操作;

3、通过将打击乐器的声音采集并存储在存储卡内,不仅保持了打击乐器原有的声音特色,而且经过电脑修饰,声音更为纯正;

4、每个按键发出的声音可以随意设置,因此可以适用于不同剧种的需要;

5、设置有脚踏控制器,解决了演奏者长期用手操作某一按键容易疲劳的问题,保证伴奏到位;

6、电路中使用的元器件均为通用器件,性能可靠并易于随时进行扩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戏剧打击乐伴奏控制台操作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戏剧打击乐伴奏控制台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戏剧打击乐伴奏控制台控制电路原理方框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宝庆,未经张宝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71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