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圈接头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7374.5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5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龚斌;莫大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通电磁技术(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5/04 | 分类号: | H01F5/04;H01F4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3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接头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圈接头模块,且特别涉及一种注塑密封的线圈接头模块。
背景技术
一些在特殊环境(如潮湿、油液)中使用的电磁铁线圈产品需要进行密封包覆,以保证其使用性能。目前主要的密封方法系在间隙处封胶,由于结合紧密度不够,耐压性和耐腐蚀性更低,对产品总体的密封效果和使用效果有很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性的线圈接头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圈接头模块,其包括线圈组合体、开设于线圈组合体周壁上的接头组装口以及组设于接头组装口的接头组合体,所述接头组合体包括接头本体和嵌设于接头本体且分别与线圈组合体中的两个线圈引线电性连接的两个对接插针,所述两个对接插针的末端凸出接头本体形成接头触点,所述线圈接头模块还具有包覆密封所述接头组装口和接头组合体的一体注塑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头本体系与所述两个对接插针延伸方向平行的圆柱形,所述接头本体的圆柱形周壁上设有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体注塑块包覆圆柱形周壁下边缘的部分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圈接头模块还包括电性连接所述两个对接插针和各自线圈引线的两个转接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每一转接片包括与对接插针配合穿设的开孔和与线圈引线绕接的勾部,所述开孔和勾部位于转接片的相对两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头组合体通过螺钉固定于线圈组合体。
藉由在线圈接头模块的线圈组合体和接头组合体之间采用模内一体成型工艺,提高了密封和耐压耐久性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圈注塑模具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线圈注塑模具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线圈接头模块(100)包括线圈组合体(10)、开设于线圈组合体(10)周壁(101)上的接头组装口(103)以及组设于接头组装口(103)的接头组合体(50),所述接头组合体(50)包括接头本体(501)和嵌设于接头本体(501)且分别与线圈组合体(10)中的两个线圈引线(105)电性连接的两个对接插针(30),所述两个对接插针(30)的末端凸出接头本体(501)形成接头触点(301),所述线圈接头模块(100)还具有包覆密封所述接头组装口(103)和接头组合体(50)的一体注塑块(70)。所述模内成型的一体注塑块(70),实现了线圈组合体(10)和接头组合体(50)之间空隙的有效地密封,提高了产品的耐油耐压性能和整体的使用寿命。且所述接头组合体(50)通过螺钉(60)固定于线圈组合体(10),进一步限定了在一体注塑块(70)成型过程中各元件的位置关系,保证成型效果。
所述接头本体(501)系与所述两个对接插针(30)延伸方向平行的圆柱形,所述接头本体(501)的圆柱形周壁上设有螺纹(5011)。所述一体注塑块(70)包覆圆柱形周壁(101)下边缘的部分螺纹(5011),在提供了对接界面螺纹的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此部分的密封性能。
所述线圈接头模块(100)还包括电性连接所述两个对接插针(30)和各自线圈引线(105)的两个转接片(303)。所述每一转接片(303)包括与对接插针(30)配合穿设的开孔(3031)和与线圈引线(105)绕接的勾部(3033),所述开孔(3031)和勾部(3033)位于转接片(303)的相对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通电磁技术(昆山)有限公司,未经艾通电磁技术(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73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RFID易撕蚀刻天线
- 下一篇:便携式移动终端用天线及便携式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