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盆花自动输送潮汐灌溉栽培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8342.7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7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卓杰强;解新创;王会学;田风梅;董微;兰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盆花 自动 输送 潮汐 灌溉 栽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盆花自动输送潮汐灌溉栽培床。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厂化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作物生产也越来越趋向于规模化、机械化和智能化。智能栽培输送是工厂化盆栽植物生产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实现穴盘、栽培钵等的自动传输,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少幼苗和盆栽植物因搬运环节而造成的损失。我国在盆栽植物等作物工厂化生产时采用的栽培苗床通常是固定式栽培床,在栽培床两侧留有作业通道,方便工人对温室作物进行灌溉或将成品苗搬运至另外一座设施,但却存在着设施利用率低,人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灌溉不均和作物品质不一致等问题,虽然也有一些生产单位采用移动式栽培床,只在设施单跨中留一条作业通道,使设施面积利用率由40-50%提升至75%以上,但是这样的栽培床尚需另外配套合适的灌溉系统才能生产,且在作物生长收获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人工进行盆钵的搬运工作。针对此种情况,开发一种盆花自动输送潮汐灌溉栽培床,解决以上目前盆花生产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工作效率的盆花自动输送潮汐灌溉栽培床,其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盆花自动输送潮汐灌溉栽培床,包括栽培槽系统、供水回水系统及盆花自动输送系统;
所述的栽培槽系统包括盆苗栽培区和成品花栽培区,各栽培区中具有若干道栽培槽,至少是在各道栽培槽的起始端安设盆花助力输送装置;
所述的供水回水系统包括:一组由营养液池引入水的供水主管;一组由供水主管供水且分别为各道栽培槽供水的供水支管;及在各道栽培槽中开设可回收至营养液池的收集槽;
所述的盆花自动输送系统包括一个设置在栽培槽系统围侧的可循环传送的主运送单元及一组分别安装在各道栽培槽上的分送单元;所述的主运送单元中至少包括一对分位于全部栽培槽两端侧的前、后运送主道,各运送主道上安装由驱动电机驱动的传输装置;所述的各分送单元中亦安装由驱动电机驱动的传输装置,并在各道栽培槽的起始端设有传感器。
所述盆花自动输送潮汐灌溉栽培床的盆花助力输送装置为花盆勾取装置。在各道栽培槽的尾端亦可同时安设盆花助力输送装置,该盆花助力输送装置采用盆花导向装置。
所述花盆勾取装置和盆花导向装置均由一无杆气缸带动伸缩的弯钩组成。
所述盆花自动输送潮汐灌溉栽培床中,所述设置在栽培槽系统围侧的可循环传送的主运送单元由一对分位于全部栽培槽两端侧的运送主道和一联通该对运送主道的传送道组成,在该传送道上设置盆花分级机。
所述盆花自动输送潮汐灌溉栽培床的营养液池由电磁阀控制开启,设置在栽培槽系统的下方;在各道栽培槽两头端的底部分别设置向营养液池回水的收集槽。
所述盆花自动输送潮汐灌溉栽培床中,所述各运送主道上及各分送单元中安装的传输装置由辊筒、输送带及驱动电机组成。
所述盆花自动输送潮汐灌溉栽培床中,所述各道栽培槽是由不锈钢板或耐腐蚀的钢板折弯成“U”型结构。
所述盆花自动输送潮汐灌溉栽培床中,所述成品花栽培区中各栽培槽的间隔要大于盆苗栽培区中各栽培槽的间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工作效率高,灌溉均匀,利于作物生长的品质均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盆花自动输送潮汐灌溉栽培床结构示意图(侧视)。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盆花自动输送潮汐灌溉栽培床结构示意图(俯视)。
图3是本实用新型栽培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图4是本实用新型花盆勾取装置(或是盆花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侧X方向输送机;2-回水收集槽;3-驱动电机;4-后侧栽培槽支架;5-中间栽培槽支架;6-供水主管;7-供水支管;8-盆花;9-盆苗栽培槽;9’-成品花栽培槽;10-前侧X方向输送机;11-花盆导向装置;12-盆花分级机;13-花盆勾取装置;14-无杆气缸;15-弯钩;16-前侧栽培槽支架;17-循环联通输送道。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盆花自动输送潮汐灌溉栽培床的一实施例,主要部分包括栽培槽系统、供水回水系统及盆花自动输送系统。
所述的栽培槽系统包括盆苗栽培区和成品花栽培区,各栽培区中分别具有若干道栽培槽(图示所示实施例中,盆苗栽培区包括有6道盆苗栽培槽9,成品花栽培区包括有6道成品花栽培槽9’),各盆苗栽培槽9和成品花栽培槽9’均可由不锈钢板或耐腐蚀的钢板折弯成“U”型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83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