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加药的缓释消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8547.5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0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豪文;范盛凯;范仲庆;张绍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净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0 | 分类号: | C02F1/5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49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消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毒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加药的缓释消毒装置,适用于饮用水消毒,游泳池水的净化,污水处理等,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农村饮用水消毒设备通常采用缓释加药装置对水质进行消毒。现有技术的缓释加药装置的结构请参见说明书附图1所示,其由管道1’、加药室2’以及搁板3’等几部分组成,加药室2’内填充有药片4’,该等药片4’搁置在搁板3’上。上述缓释加药装置的缺陷在于:由于搁板3’设置在管道1’的中央,只有管道1’上方的水与药片4’接触,下方的水还没有和药片4’充分接触就已经流过药片4’,导致污水的消毒效果不是很理想。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全自动加药的缓释消毒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消毒效果好,且便于控制加药浓度的全自动加药的缓释消毒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加药的缓释消毒装置,其包括加药筒、密封盖、搁板、药片、进水管以及出药管;其中,所述密封盖设置在加药筒的顶部;所述搁板、药片分别收容于加药筒内,且药片堆叠地设置于搁板上;所述进水管连接在加药筒的底部;所述出药管连接在加药筒底部向上5~6cm处。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加药的缓释消毒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盖系螺合于加药筒上;加药筒内为中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加药的缓释消毒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药管和搁板之间设有3~4片药片。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加药的缓释消毒装置还设置为: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有一流量计,该流量计的一端为进水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加药的缓释消毒装置能使进水充分接触药片,从而使流出的水中含有合适浓度的消毒成分,使消毒效果较好,且流量计能有效的控制所需要的加药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缓释加药装置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加药的缓释消毒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加药筒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2至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全自动加药的缓释消毒装置,其由加药筒1、密封盖2、搁板3、药片4、进水管5以及出药管6等几部分组成。
其中,所述加药筒1呈竖直设置,其内为中空结构。
所述密封盖2设置在加药筒1的顶部,具体的说,所述密封盖2系螺合于加药筒1上,从而便于向加药筒1内添加药片4。
所述搁板3、药片4分别收容于加药筒1内,且药片4堆叠地设置于搁板3上
所述进水管5连接在加药筒1的底部,即进水进入加药筒1的底部。所述出药管6连接在加药筒1底部向上5~6cm处,且和搁板3之间设有3~4片药片4,从而使进水能够全部通过药片4。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5的一端连接有一流量计7,该流量计7的一端为进水口8。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加药的缓释消毒装置的设计原理如下:由于进水管5设置在加药筒1的底部,而出药管6连接在加药筒1底部向上5~6cm处,从而使进水逆流而上,并与3~4片药片4充分接触后流出,使水中含有稳定浓度的消毒成分,使消毒效果较好,且流量计7能有效的控制进水量,使加药浓度可调。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净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净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85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