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利用率的硅料切片机主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8702.3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1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江;卫国军;袁华中;裘建东;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精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5/04 | 分类号: | B28D5/04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率 切片 机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料切片机的组成部件,具体涉及一种高利用率的硅料切片机主辊,属于专用机床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基于硅料切片机的切割原理,需要使用主辊来排布钢线,形成线网,从而将硅棒切成一片片厚度均匀的薄片。根据这一思路,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种类型的主辊。
形式一: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该类切片机包含4个主辊1’,形成了附图1所示的线网层,切割能力强,单次能够切割4块500×□156的硅棒2’。但其有以下缺点:首先该类型切片机一般只能使用直径0.14mm的钢线3’进行切割工作,由于长度和负载的限制,导致其使用直径0.12mm钢线3’进行切割时,容易断线,影响切割;其次,由于现有铸锭炉升级后生产出的单硅棒长度约为300mm,而该类型的切片机主辊可切长度L1为500mm, 这样导致硅棒拼接变得不方便,且造成了硅棒不必要的切断浪费;再次,随着铸锭技术的发展,硅棒2’截面会扩大至□210mm,而此类型的切片机只能切割截面为□156mm的硅棒;最后此类型的主辊1’间水平间距P1为660mm,间距的过大,会导致切割硅棒2’时去弧高时间变长,降低生产效率。
形式二: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该类切片机包含2个主辊1’’,形成图2所示的线网层,可以使用0.12mm的钢线3’’进行切割,由于该主辊1’’的长度比附图1的主辊1’长,故可以一次切割最长长度Q2为800~1000mm硅棒2’’,这样使得拼棒工作变得容易,同时减少了硅棒不必要的切断浪费。不过此类形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由于0.12的钢线经过实验最大切割能力能达到1300mm,由于主辊1’’最大长度为1000mm,导致切割没有发挥出钢线的最大切割能力,钢线还有富余;其次,由于主辊1’’长度变长,导致主辊1’’两端的回转支撑轴承受到的径向力变大,从而使其使用寿命变短;再次,由于此类形式只有一个加工工位,虽然加工的硅棒2’’长度有所变长,但总体来说,加工效率还是有待提高。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高利用率的硅料切片机主辊,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割效率高,材料浪费少的高利用率的硅料切片机主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利用率的硅料切片机主辊,其包括第一主辊、第二主辊、第三主辊以及第四主辊;其中,于所述第一主辊和第二主辊上等间距排布若干钢线,且第一主辊和第二主辊的轴间距为520mm;于所述第三主辊和第四主辊上亦等间距排布若干钢线,且第三主辊和第四主辊的轴间距为520 mm;所述第一主辊、第二主辊、第三主辊和第四主辊的长度为620mm。
本实用新型的高利用率的硅料切片机主辊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主辊、第二主辊、第三主辊和第四主辊呈上下左右对称分布,形成上下两层相对独立的钢线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的高利用率的硅料切片机主辊采用了长度为620mm的主辊,这样对于铸锭生产的长度约为300mm硅棒,方便了硅棒的拼接,减少了不必要的硅块切断浪费。
2. 本实用新型的高利用率的硅料切片机主辊采用了上、下双工位的形式,最多可同时切割2×600×□156mm或2×600×□210mm的硅棒,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当下层线网出现故障时,钢线可以跳过下层线网直接到达收线盘,保住上层线网继续切割,从而大大提高了成品率。
3. 本实用新型的高利用率的硅料切片机主辊对于0.12mm、0.14mm的钢线均可使用,提高了切割适应性。
4. 本实用新型的高利用率的硅料切片机主辊的主辊间水平间距520mm,从而减少了去弧高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硅料切片机主辊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主辊的侧视图。
图3是另一现有技术的硅料切片机主辊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利用率的硅料切片机主辊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5和附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利用率的硅料切片机主辊,其由第一主辊1、第二主辊2、第三主辊3以及第四主辊4等几部分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精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精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87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极功率控制仿真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投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