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套管式高温熔盐热交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59554.7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7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章文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中科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F28D20/0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苏看 |
地址: | 232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管 高温 热交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发电中熔盐与水热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套管式高温熔盐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发电中熔盐储热系统是目前技术成本最低、应用前景最广泛的储能系统。熔盐储热是一个系统,主要包括:1、加热系统(太阳能,天然气,煤,电等); 2、储存罐 ;3、热应用装置(热交换过程)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将热源稳定的输出到用户端,不论是通过蒸汽发生器出蒸汽来推动汽轮机发电,还是直接进行工业应用,都是别的系统所不可以取代的。使用熔盐做工作介质有其独特性。首先,通常太阳能热发电电厂使用的熔盐使用温度区间为260摄氏度到大约570摄氏度,因为当温度降低到238摄氏度的时候熔盐开始结晶,而当温度升高到600以上时,熔盐会分解。尽管如此,熔盐的工作区间也有接近300摄氏度,而且在这个区间内熔盐始终保持液体状态,所以做成的管道系统气体压力十分小,这就使得其在工业应用上有很大的优势。其次,熔盐的热容约为水的0.8倍,所以在工作区间内熔盐可以在低压状态下储存大约三倍于水的热量。在热应用过程中,就需要让熔盐和热应用装置使用的介质进行热交换,比如导热油和水。熔盐和水换热对水的温度和压力的要求比较高,很容易在换热过程中使熔盐遇冷凝固,并且在换热表面容易发生结晶,甚至会使蒸汽发生装置堵塞。
熔盐和水换热的实验目标是计算测量换热系数,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是熔盐在低于230度的时候会凝固,而水在高于100度的时候会产生蒸汽,使管道压力过高,影响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管式高温熔盐热交换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热交换装置为套管式,熔盐走熔盐内管2,水走水路外管1,这样可以最直观的测量各种参数。
一种套管式高温熔盐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的熔盐内管和熔盐弯管,所述熔盐内管外侧套有水路外管,两段水路外管之间通过水路直管连接,所述水路外管上还设置有水路端口,既可以作为入水口,也可以作为出水口。
所述熔盐内管与水路外管嵌套焊接在一起。
所述熔盐弯管上加绑电阻丝,热交换装置全管段加保温层,便于每次实验前预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管式高温熔盐热交换装置,在保证熔盐内管内的熔盐不会凝结,水路外管的水不会汽化的同时,熔盐和水都是湍流状态,保证了较好的热交换系数。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实验操作方便,用于熔盐和水热交换的基础实验研究,可以测量熔盐与水的热交换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水路外管;2、熔盐内管;3、熔盐弯管;4、水路直管;5、水路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套管式高温熔盐热交换装置,包括连通的熔盐内管2和熔盐弯管3,熔盐内管2外侧套有水路外管1,两段水路外管1之间通过水路直管4连接,水路外管1上还设置有水路端口5,既可以作为入水口,也可以作为出水口。
设计温度(按稳态考虑):熔盐550℃—380℃,平均温度465℃;水20℃—50℃,平均温度35℃。经过模拟计算,设计选择管道:选择熔盐内管2内径8mm,壁厚11mm;水路外管1内径38mm,壁厚6.5mm;熔盐管程的水力直径8mm,质量流量0.239kg/s,流速2.65m/s,雷诺数27000,普朗特数4.04,努谢尔数138.08,换热管(熔盐内管在水路外管内的一段)内侧对流换热系数9165.0W/m2℃。水路管程的水力直径8mm,质量流量0.494kg/s,流速1.16m/s,雷诺数12031,普朗特数5.2,努谢尔数113.14,换热管外侧对流换热系数8768.4 W/m2℃。预热器的对数平均温差为426.2℃,平均换热功率61.9kW,以换热管内侧为基准的总传热系数2183.3 W/m2℃,换热管内侧面积0.067m2,管长2.65m。
考虑到550度时的不锈钢的热涨冷缩,将水路外管1长度取2.7m,并分成三段,每段长0.9m,通过水路直管4连接,实验中水从两个水路端口5进出,其中一个为进水口,另一个为出水口。实际换热面积为0.068 m2。平均换热功率62.9kW,以换热管内侧为基准的总传热系数2183.3 W/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中科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南中科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595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