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1087.1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9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文怡农;晏毓平;杨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兴沃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龚笋根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污水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技术中的污水处理设备主要是依靠生物接触氧化法来处理污水,需要修建一些构造物来完成整个污水的处理工艺,此技术方案中主要有两个缺点:1、运用生物接触氧化法来处理同时含有COD、BOD、氨氮、磷等成份的水质效果不是很理想,COD、BOD、氨氮、磷不能得到有效去除;2、修建构筑物增加了污水处理站的资金投入,延长了工期且占地面积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采用的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中在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基础上增加了生物流化床池和MBR池相结合,能同时将污水中的COD、BOD、氨氮、磷去除,使出水达到国家标准,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可埋入地下,设备上部覆土后种植花木、草坪,不占地表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壳体和定时开关控制器,所述壳体内依次连通设置有接触氧化池、流化床池和二次沉淀池,所述二次沉淀池同时分别与也设置在壳体内的污泥池和MBR池相连通;所述接触氧化池内设有生物填料,该生物填料为立体弹性填料,且在生物填料的下方设有第一曝气装置;所述流化床池内设有流化床滤料,且在流化床滤料下方设有第二曝气装置;所述二次沉淀池的上部设有斜管填料,在斜管填料的下方设有用于污泥滑下为漏斗状的污泥滑下装置,所述污泥滑下装置的下部连接有通入污泥池的污泥通道管,该污泥通道管上设有污泥泵;所述污泥池内设有MBR膜;所述壳体的顶部对应接触氧化池、流化床池、二次沉淀池、污泥池和MBR池的位置处均开有人孔;所述壳体上对应接触氧化池的位置在生物填料的上侧设有进水管;所述壳体上对应MBR池的位置在MBR膜的上 侧设有出水管;所述壳体上对应污泥池的位置在污泥池的下部设有污泥出口管;所述壳体上对应MBR池的位置设有投药装置,所述第一曝气装置、第二曝气装置和投药装置均与定时开关控制器电控连接。
上述第一曝气装置和第二曝气装置均采用射流曝气技术或回转式鼓风机,回转式鼓风机是通过压缩空气来实现曝气,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同浸没在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这样有利于生物填料上的挂膜及微生物的生长。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下方设有设备基础,在设备基础上设有支撑壳体的支撑架。
进一步的,所述流化床池内的第二曝气装置设置在靠近接触氧化池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有防腐处理后的碳钢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人孔为圆形或方形。
进一步的,所述人孔上均设有相匹配的盖子。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氧化池和流化床池间通过第一挡板隔开,在第一挡板的上部开有第一通孔,该第一通孔位于生物填料的上侧;所述流化床池和二次沉淀池间通过第二挡板隔开,在第二挡板的下部开有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位于流化床滤料的下侧;所述二次沉淀池与污泥池和MBR池间通过第三挡板隔开,在第三挡板的上部对应MBR池的位置开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位于斜管填料的上侧,在第三挡板的下部对应污泥池的位置开有用于污泥通道管通过的第四通孔;所述污泥池和MBR池间通过第四挡板隔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在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基础上增加了生物流化池和MBR池相结合,能同时将污水中的COD、BOD、氨氮、磷去除,使出水达到国家标准,不会污染环境,对保护人们的生活环境有利;
(2)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可埋入地下,无需专门另建单独设备房,大大降低了投资,相较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投资少了30%以上,运行费用低至0.23-0.3元/m3,设备上部覆土后可种植花木、草坪,不占地表面积,由于壳体为由有防腐处理后的碳钢制成,就算长期深埋地底也不会对设备造成影响;
(3)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需要修建构筑物来实现污水处理,当公司迁址时,只有重新修建构筑物来实现污水处理,而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可以直接成套搬运,而且还可以顺便做了维护再次埋入地下;
(4)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效率高,整套处理系统污泥产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兴沃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兴沃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10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