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极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2037.5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5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雷正彬;吴安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正彬 |
主分类号: | H01M4/02 | 分类号: | H01M4/02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极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具体为一种蓄电池的电池极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蓄电池行业普遍采用的是方型平板极板,管式平板电极和卷绕式极板电极.过去也曾经有过曲板电极(相当于瓦楞状态电极)方面的专利技术,但曲板电极的优势并没有体现出来,所以在蓄电池行业基本没有被采用,目前应用最多的还是方型平板极板。
但无论是方形极板还是卷绕式极板,瓦楞式极板都存在电池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的不均匀现象,因为极板表面各个节点电极电位是呈线性变化的,在使用过程中充放电路径短的部分使用频率远大于路径长的部分,造成电池寿命过早衰退寿命终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极板表面各点电极电位基本相同、使用寿命更加长久的电池极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池极板,包括极板主体,极板主体上边设有极耳,极板主体上设有平衡表面各点电极电位的凹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开槽的极板,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的不均匀现象会趋于平衡,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极板表面各点电极电位基本相同,使用频率也基本相同.这样能大大提高蓄电池循环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凹槽为从极板主体边框向极板主体内部开设的槽,凹槽不贯穿极板主体。该优选操作起来工艺简单,而且能够简单有效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的所具有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极板主体设有极耳的边框向极板主体内部开设有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凹槽截面呈矩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凹槽截面呈三角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凹槽截面呈弧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极板主体设有极耳的边框以及相对的边框向极板主体内部均开设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池极板结构简单稳定,制造工艺简单,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极板表面各点电极电位基本相同,使用频率也基本相同.这样能大大提高蓄电池循环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电池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极板主体,2、极耳,1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电池极板,包括极板主体1,极板主体1上边设有极耳2,极板主体1上设有平衡表面各点电极电位的凹槽12。凹槽12为从极板主体1边框向极板主体1内部开设的槽,凹槽12不贯穿极板主体1。极板主体1设有极耳2的边框向极板主体1内部开设有凹槽12。凹槽12截面呈矩形状。
实施例2,如图2所示,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凹槽12截面呈三角形状。
实施例3,如图3所示,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凹槽12截面呈弧形状。
实施例4、如图4所示,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极板主体1设有极耳2的边框以及相对的边框向极板主体1内部均开设有凹槽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正彬,未经雷正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20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极片分切机接带装置的极片切断机构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极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