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发热解冻贴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2621.0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1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文四名;韩福泉;黄铁军;方珂;高昌保;何宇颉;代新春;范玉涛;翁乙友;文昌玉;瞿强;左萌萌;靳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1/00 | 分类号: | F24J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张少宏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热 解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发热解冻贴片,属于压力变送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北方冬季寒冷,气温很低,石油及化工场所中的压力表或压力变送器如果保温措施没有做到位就很容易发生引压线路冻堵的情况,影响工艺人员的操作判断,甚至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
目前解决压力表或压力变送器的引压线路冻堵的情况,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用开水反复浇淋。由于在低温天气下热量流失非常快,解冻一些冻堵情况较严重的线路就需要大量的开水,因此不是很方便。并且开水不方便携带、还容易烫伤操作人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特别对于像井场这样位置偏僻、距离生活点较远的地点来说,获取开水非常不方便,解冻效率十分低下。因此开发一种安全可靠、携带方便、放热效率高、持续时间长的装置就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发热解冻贴片。
本实用新型自发热解冻贴片为片状贴剂,被密封包装于真空外袋内。贴片由原料层、无纺布袋、明胶层三部分组成,明胶层表面覆盖有防粘贴的玻璃纸。贴片还针对引压线路中的二阀组设置了截止阀口、排污阀口、排污堵头口。
原料层为发热材料,主要由铁粉、活性碳、蛭石、NaCl、水等材料按照9:3:2:2:4的组分比例构成的聚合物。原料层在使用前呈糊状,使用后 为主要含碳粉、NaCl、Fe2O3的黑褐色固体,对环境没有污染。原料层置于无纺布袋内。无纺布袋内表面敷设有具有微孔透气功能的透气膜。无纺布袋的一个外表面敷设有用于粘贴的明胶。自发热贴片的发热原理是空气中的氧分子通过透气膜的微孔后与原料层中的铁粉、活性炭、NaCl、水形成原电池反应去加快铁的氧化反应速度,释放大量的热量。热量经过蛭石吸收后可以实现保温功能,延长供热时间。
本实用新型自发热解冻贴片放热温度和时间通过透气膜的透氧速率控制为在100℃的最高温度下持续放热10分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制作成本低廉、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发热效率高、持续时间长,使用后的产物对环境没有污染。可解决现有条件下冬季里解冻压力表或压力变送器冻堵的引压线路时存在的不利情况。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自发热解冻贴片,无纺布袋2 包裹原料层1,无纺布袋2与明胶层3连接,明胶层3连接玻璃纸4,
真空密封包装袋5包裹无纺布袋2、原料层1、明胶层3和玻璃纸4,
无纺布袋2的左侧、右侧分别有排污堵头口8,无纺布袋2上有截止阀口6、排污阀口7,截止阀口6连接通向右侧的条形缺口(缝隙),排污阀口7连接通向左侧的条形缺口(缝隙)。
原料层1主要由铁粉、活性碳、蛭石、NaCl、水按照9:3:2:2:4的组分比例构成并置于无纺布袋2内;通过无纺布袋2上透气膜的透氧速率控制放热方式为在100℃的最高温度下持续放热10分钟。
无纺布袋2长为250mm,宽为120mm。在无纺布袋2右侧,距离顶端85mm处开设有直径为20mm的截止阀口6;距离左侧顶端70mm处开设有直径为20mm的排污阀口7;截止阀口6、排污阀口7到布袋侧边均开设有细小的缝隙;距离顶端55mm处开设有直径为20mm的排污堵头口8,排污堵头口8对称、均匀分在无纺布袋2两侧边。
三者的位置与二阀组上的截止阀、排污阀、排污堵头位置与间隔距离相同。设计开口的目的是便于贴片粘贴在二阀组表面,使其包裹严密,增强解冻效果。
无纺布袋2单侧外表面敷设有很薄的明胶层3,明胶层3覆盖有玻璃纸4。将玻璃纸4去掉后就可以将无纺布袋2通过明胶层3粘贴在引压线路上。
如上所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26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