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性打捞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2622.5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0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陶学军;虎元林;张庆辉;师成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18 | 分类号: | E21B3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张少宏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打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性打捞筒,属于打捞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井下作业施工类型中,打捞作业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施工内容,而小直径仪器的打捞以其重量轻、外径小的特点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打捞仪器,目前,打捞该类落物的工具主要有螺旋捞筒,三球打捞器等打捞工具。在现场打捞施工时,由于落物的特点,经常有入鱼困难,落物滑脱等现象,打捞难度大,需要根据落物的外径选择打捞工具,但井下落物常常不能完全确定其准确尺寸,工具选择的准确性低,造成打捞失败的几率大,一定程度上延长施工周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性打捞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井下作业打捞小直径管、杆类、仪器类落物的打捞工具。
一种弹性打捞筒,由上接头、外筒、打捞胶芯、引鞋组成;上接头两端有丝扣分别与钻柱和外筒连接,打捞胶芯安装在外筒内,引鞋与外筒连接,打捞胶芯内部连接有板弹簧,引鞋为半圆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打捞胶芯安装在外筒内,内部设计有板弹簧,利用弹性摩擦阻力打捞落物。
打捞胶芯不受鱼顶形状的限制,能够完整无损地将落物打捞出井,特别适用于打捞小直径侧井仪器。
与外筒连接的引鞋,采用半圆型结构的引鞋,可大大提高入鱼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利用弹性摩擦阻力来打捞落物,专门用于打捞各种尺寸小、重量轻的柱状、杆状落物,不受鱼顶形状的限制,能够完整无损地将落物打捞出井,特别适用于打捞小直径侧井仪器。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井下作业打捞管类,杆类、仪器类落物的打捞工具。
一种弹性打捞筒,由上接头1、外筒2、打捞胶芯3、引鞋4组成。上接头1两端有丝扣分别与钻柱和外筒2连接,打捞胶芯3安装在外筒2内,引鞋4与外筒2连接,打捞胶芯3内部连接有板弹簧。
在实施打捞的时候,先利用半圆型结构的引鞋4,将落物拨入打捞筒内,打捞胶芯3内部连接有板弹簧,落物入鱼后,利用打捞胶芯3径向弹性力,使捞获的落物受到很大摩擦阻力,且不受外径的限制,从而实现打捞落物的目的。
如上所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26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