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溶洞发育地区桥梁桩基施工的多护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2748.2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0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汪碧云;蔡勇;李青洋;唐天建;杜江林;左其海;刘小蓉;吴继林;李青洋;唐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66 | 分类号: | E02D5/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83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溶洞 发育 地区 桥梁 桩基 施工 多护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发明涉及桥梁桩基施工技术,确切地说是一种便于溶洞发育地区桥梁桩基施工的多护筒。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在南方溶洞发育地区的江河湖畔上修建大桥的机会越来越多,当桥桩选址位置的地质结构表层为土层、岩层、砂砾石,而地下地质确发现众多溶洞和地下暗河的情况下,按照传统施工工艺对桥墩桩基施工时,冲击出来的桩孔经常就会出现孔口坍塌、钻机倾斜,甚至出现锤头掩埋、人机被埋等重大安全事故;在进行桥墩下桩基钢筋混凝土浇筑时,一旦遇上地下暗河或地下溶洞,混凝土的用量就无法计算,桥墩的建设成本会成倍增涨,在这种环境下施工,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成本都无法得到保障,将会给施工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也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全面完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跟进溶洞地区桥梁桩基施工的技术,确切说是一种便于在溶洞发育地区桥梁桩基施工的多护筒。能彻底解决在溶洞特别发育地区桥桩施工,因扩孔而产生的混凝土严重超量的问题。达到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地加快施工速度,有效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实施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便于溶洞发育地区桥梁桩基施工的多护筒,其特征在于:护筒钢板厚度,需要根据卷筒成型和施加震动,结合地下水位和地下溶洞顶板击穿,泥浆漏完最不利情况的压力差,套用材料力学公式计算出所需采用12-20mm厚度的钢板;
护筒长度:根据所需钢板厚度,再选择1.8m宽的A3标准钢板卷制焊接成一段钢护筒,将5-8段钢护筒拼接成一组钢护筒;内护筒长度,由多组钢护筒拼接成桥桩桩基设计深度,在内护筒下端7-8m处设置有漏浆孔;外一护筒长度,由多组钢护筒拼接成地下溶洞或地下暗河分布的深度;外二护筒长度,由多组钢护筒拼接成地质结构为土层、岩层、砂砾石容易坍塌的深度;
护筒直径:双护筒施工时,内护筒的内径应等于设计桥桩桩径;外一护筒直径需要大于设计桥桩桩径25-35cm;多护筒施工时,需要在外一护筒外增加外二护筒,外二护筒直径在外一护筒外径的基础上增加20-30cm。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优点是:便于溶洞发育地区桥梁桩基施工的多护筒,能彻底解决在溶洞特别发育地区桥桩施工,因扩孔而产生的混凝土严重超量的问题。实现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地加快施工速度,有效控制工程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多护筒剖面结构视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多护筒俯视图。
图中标记:1为内护筒,2为外一护筒,3为外二护筒,4为土层地质结构,5为砂砾石地质结构,6为岩层地质结构,7为地下暗河,8为地下溶洞,9为内护筒下端7-8m处设置的漏浆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便于溶洞发育地区桥梁桩基施工的多护筒
其特征在于:护筒钢板厚度,需要根据卷筒成型和施加震动,结合地下水位和地下溶洞顶板击穿,泥浆漏完最不利情况的压力差,套用材料力学公式计算出所需采用12-20mm厚度的钢板;
护筒长度:根据所需钢板厚度,再选择1.8m宽的A3标准钢板卷制焊接成一段钢护筒,将5-8段钢护筒拼接成一组钢护筒;内护筒1长度,由多组钢护筒拼接成桥桩桩基设计深度,在内护筒下端7-8m处设置有漏浆孔9;外一护筒2长度,由多组钢护筒拼接成地下溶洞8或地下暗河7分布的深度;外二护筒3长度,由多组钢护筒拼接成地质结构为土层4、岩层6、砂砾石5容易坍塌的深度;
护筒直径:双护筒施工时,内护筒1的内径应等于设计桥桩桩径;外一护筒2直径需要大于设计桥桩桩径25-35cm;多护筒施工时,需要在外一护筒2外增加外二护筒3,外二护筒3直径在外一护筒2外径的基础上增加20-30cm;
在进行钢护筒加工时,钢护筒焊缝厚度不小于6mm,拼接必须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8.4.1规定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27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心基墩插入式独柱基础
- 下一篇:一种人工挖孔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