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泄压式贮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2908.3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8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权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龙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00 | 分类号: | B65D90/00;B65D90/48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苏看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泄压式贮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环保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粉尘贮灰器。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粉尘,常采用各种形式的除尘器来除尘,大、中型除尘器处理后集聚的粉尘,由相应配套的粉尘输送系统和装置来进一步处理,以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但对一些小型除尘器及其配套的集尘装置,其处理后的粉尘大都采用定时排放的方法,直接排放在普通的贮灰桶中,排放时粉尘飞扬,往往造成二次污染。
申请号为200720033594.1的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泄压式贮灰器,该贮灰器在筒体的内腔中安装过滤网,适用于小型除尘器粉尘的排放和粉尘的贮存,具有使用方便、灵活,能有效地消除二次污染,保护了环境。本实用新型在该实用新型基础上,对存留在贮灰器中的粉尘进行进一步处理,使排放粉尘时进一步降低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泄压式贮灰器,适用于小型除尘器粉尘的排放和粉尘的贮存,方便、灵活,在贮粉尘的同时,就能对存留在贮灰器中的粉尘进行进一步处理,使排放粉尘时进一步降低二次污染,保护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泄压式贮灰器,由筒体组成,其特征是筒体由下筒体和筒口体从下而上连接安装而成,下筒体与中筒体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中筒体和筒口体之间则制成一体,在下筒体的上沿口带有上凸肩,在此上凸肩的四周均布安装扣环,在中筒体的下沿口带有下凸肩,在此下凸肩的四周对应安装钩头,在上凸肩和下凸肩之间安装密封垫,下筒体和中筒体靠扣环和钩头对应扣紧而连成一体,可按需很方便地分解拆开,在下筒体的左、右外侧面上对称均布安装吊环,以便于吊走筒体和倾倒下筒体中的粉尘,此外,在下筒体的底部安装支座,可将筒体稳定地安装在运输车辆上,将该贮灰器送往另设的粉尘处理场所;除此之外,在筒口体的上方安装铰式桶盖,在筒口体的右外侧面上安装带铰接孔的上支架,在桶盖的右部则对应安装带手柄的铰接板,铰接板和一支架用销轴铰接,手工开启和关闭筒盖,同时在筒口体的左外侧面上铰接安装锁紧螺杆,在锁紧螺杆上配装带柄螺母,而在筒盖的左部对应开设盲槽孔,锁紧螺杆嵌装进入盲槽孔中,用手工旋紧或旋松带柄螺母米盖紧或松开桶盖;除此之外,在中筒体的内腔中安装过滤网,贮放粉尘时,粉尘掉落进入下筒体的内腔中,在下筒体内带粉尘的气体外泄时,过滤网减少粉尘上扬,有效地避免二次污染,使用时手工掀开桶盖,使筒口体的上口与除尘器的灰斗下部的卸灰阀或与其他集灰设备的接口对应相连,就可卸灰,方便灵活。
为了实现在贮粉尘的同时,就能对存留在贮灰器中的粉尘进行进一步处理,在上述的过滤网上方铺设带微孔的环形水管,环形水管的末端管接头座设置在中筒体上,并与外部管路连接。在筒口体的侧壁设置一压力开关,当大量粉尘落入筒口体内,因粉尘的重力触发,压力开关的通断信号发生变化,外部水阀开启,这样带微孔的水管管路里有水进入,并通过微孔喷洒在筒体内形成水雾,在水雾的作用下,悬浮在筒体内的粉尘颗粒可落入筒底,由于每次喷洒的水量较少,落下的粉尘仍会是固体颗粒,而不会成为浆糊状堵塞过滤网。当没有大量粉尘落入筒口体内,压力开关信号复位,外部水阀延时关闭,则筒体内不会继续形成水雾。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泄压贮灰器,适用于小型除尘器粉尘的排放和粉尘的贮存,方便、灵活,在贮粉尘的同时,就能对存留在贮灰器中的粉尘进行进一步处理,使排放粉尘时进一步降低二次污染,保护环境。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提的泄压式贮灰器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泄压式贮灰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1中:1—下筒体; 2—中筒体; 3—上支架; 4—销轴; 5—铰接板; 6—筒口体; 7—筒盖; 8—带柄螺母; 9—锁紧螺杆; 10—过滤网; 11—吊环; 12—支座;15—压力开关;16—管接头座;17—环形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龙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龙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29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控制器壳体的容纳壳
- 下一篇:双重防锈PC钢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