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植筋胶搅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3102.6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6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亮;丁凤保;陈国清;黄义;王伟;王有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16 | 分类号: | B29B7/16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龚笋根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筋胶 搅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筋胶搅拌器。
背景技术
植筋胶是由合成树脂、填充材料及化学助剂组成的建筑结构粘接加固材料。具有锚固力强、施工简捷、材料成本低、耐腐蚀性等特点,适用于新老建筑物联接、建筑物抗震加固、设备基础锚固以及砖混建筑结构的补强。目前,结构植筋的植筋胶一般由两种组分的结构胶混合拌制而成,目前拌制一般是在木板上进行拌制,而拌制不均匀会导致植筋胶粘结能力大打折扣,从而影响植筋效果,进而影响二次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功能。另外,拌制植筋胶的时候,用量一般根据操作者的经验进行拌制,无法清楚计量,导致有时拌制过多浪费原料,有时拌制过少又不够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搅拌均匀且能清楚计量的植筋胶搅拌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植筋胶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桶以及和搅拌桶相连接的桶盖,所述搅拌桶透明设置且上面设置有刻度,该搅拌桶底端设置有接口,该接口和接口盖相连接,所述桶盖连接有贯通搅拌桶的且可转动的搅拌轴,该搅拌轴上沿轴向依次设置若干搅拌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当采用该结构的植筋胶搅拌器后,桶盖上的搅拌轴旋转的时候,搅拌轴上的搅拌片开始搅动搅拌桶内的两种组分的结构胶,经过一段时间后,即可将桶内的结构胶均匀混合,且由于搅拌桶透明设置且桶上具有刻度,所以能准确的把握原料的用量以及所需植筋胶的用量,防止配制的植筋胶过多或者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俯视方向的内部结构图。
图中:1、搅拌轴;2、搅拌片;3、电机;4、桶盖;5、搅拌桶;6、接口盖;7、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植筋胶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桶5以及和搅拌桶5相连接的桶盖4,所述搅拌桶5透明设置且上面设置有刻度,该搅拌桶5底端设置有接口7,该接口7和接口盖6相连接,所述桶盖4连接有贯通搅拌桶5的且可转动的搅拌轴1,该搅拌轴1上沿轴向依次设置若干搅拌片2,所述搅拌轴1由电机3驱动,当采用该结构的植筋胶搅拌器后,通电后,电机3驱动搅拌轴1旋转,搅拌轴1上的搅拌片2开始搅动搅拌桶5内的两种组分的结构胶,经过一段时间后,即可将桶内的结构胶均匀混合,且由于搅拌桶5采用的透明材料,桶上具有刻度,所以能准确的把握原料的用量以及所需植筋胶的用量,防止配制的植筋胶过多或者不足。具体的是,在计算用量的时候,如需要将植筋胶注入施工工地上的植筋孔洞时,可以根据施工现场有多少植筋孔洞,一个孔洞需要多少植筋胶才能注满,然后在进行植筋胶的配制。为了使得配制好的植筋胶方便的取用,在搅拌桶5侧壁下端设置一个接口7,接口7和接口盖6配合,当需要取用的时候,直接打开接口盖6,由于重力的作用,植筋胶将会从接口7处流出,这时候只需要使用容器接收即可。当然,搅拌轴不一定要使用电机3驱动,也可以使用人工搅拌,只需要在搅拌轴上设置一个供人工操作的把手即可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片2为2-3片,且错位设置在搅拌轴1上。如图2所示,为了使得搅拌的效果更好,故将搅拌片错位设置在搅拌轴上,具体的,将搅拌片设置为3片,这样物料不会产生堆积,搅拌更加顺畅,搅拌阻力较低,使得搅拌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接口7和接口盖6螺纹连接,更好的是,所述搅拌桶5和桶盖4螺纹连接,所述电机3固定设置在桶盖4上。螺纹连接,连接可靠,拆卸方便,且由于电机3固定设置在桶盖4上,使得整个搅拌器的结构更加紧凑,占用体积更小。
该植筋胶搅拌器在使用的时候旋开桶盖4将搅拌轴1连同桶盖4一起取出;然后将两种组份结构胶按一定比例注入带刻度的搅拌桶5内,然后将搅拌轴1放入搅拌桶5内,旋紧桶盖4,启动电机3驱动搅拌轴1搅拌两种组份的结构植筋胶使其均匀混合,最后将搅拌好的结构植筋胶进行取用注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31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