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热地胶基布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3685.2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3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常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纽兰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夏海初 |
地址: | 2130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地 胶基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热地胶基布,具体涉及一种地暖的地胶夹芯基布。属于电取暖装备技术。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所述地胶,是一种主要用于运动场馆(尤其是乒乓球馆、羽毛球馆和瑜伽馆)、居室和办公场地,铺垫在地表的地胶。也可将其称之为塑料地暖板。
已有的这类地胶的结构,一般均有PVC发泡底层和PVC+PU面层组成。为了提高所述地胶的强度和尺寸稳定性,其所述面层设有地胶基布—玻纤增强无纺布。而所述玻纤增强无纺布,是通过刮涂工艺与PVC树脂糊相浸渍复合,再经加热固化而保留在PVC层内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期待更为舒适的运动环境和人居环境。于是地暖技术应运而生。
然而,已有的地暖技术,是在地板下面铺设热水管网,由水加热装置给热水管网提供热水,而实施取暖的。显然,已有的热水管地暖技术,存在着热效率低,地暖工程装备复杂,成本高和维护保养麻烦等不足,尤其是它还必须配备锅炉等水加热装置,而煤锅炉又会造成城市空气污染,为此,社会呼唤着一种新的发热地胶的诞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所述地胶的构造特点及其需要实现发热目的,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热效率相对较高,制备成本低的发热地胶基布,供应地胶生产实体制备发热地胶,以克服所述已有的热水管网地暖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发热地胶基布,包括底层布,而其在底层布—表面,沿底层布的门幅方向,布置有裸体电热丝,且裸体电热丝沿底层布长度方向有间距分开布置;在底层布门幅的两侧端,且沿底层布的长度方向,分别固定连接有导电箔,且导电箔与裸体电热丝电连接;在使用状态下,所述2条导电箔分别与电源火线和零线电连接。
在所述主旨技术方案中,所述电热丝是金属电热丝,或者是碳等其它电热丝。
由以上所给出的技术方案可以明了,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的热水管网地暖相比,所具有的结构合理,热效率高,制备成本低等特点,是显而易见的。从而实现了其所要实现的。
当由所述地胶生产实体,将本实用新型与PVC底层和PVC+PU面层组合制成的夹芯地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存在,尤其是底层布的作用,而有效提高了所述地胶的强度和尺寸稳定性以及抗折弯能力。且在给所述地胶的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箔通电而电热丝发热后,就成为一种极其理想的发热地胶。这种发热地胶可以非常方便地铺垫在水泥地和木地板上,是一种替代热水管网地暖技术的先进电地暖技术。
为了有效保护电热丝的正常工作,切实提高电热丝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主张,所述电热丝是缠绕在玻纤长丝上的。
在上述主旨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主张,沿底层布门幅方向布置的相邻2根裸体电热丝之间的距离,在5~10cm范围内。但不局限于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主张,所述地胶基布发热功率在150~200w/m2范围内。但不局限于此。
所述本实用新型单位面积的发热功率,是与电热丝的分布密度成正相关的。反复试验结果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发热功率在150~200w/m2范围内,其相邻两根电热丝的间距在5~10cm范围内,也就能够满足了。
在上述主旨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主张,所述导电箔,是厚度在0.02~0.5mm范围内的铜箔或铝箔或碳纤维箔。但不局限于此。而所述导电箔的宽度和布置在左、右两根导电箔之间的电热丝的截面积,按照电工规定要求来选定。
在上述主旨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主张,所述底层布是玻纤无纺布,或者是聚酯无纺布,或者是玻纤增强无纺布,或者是网格布。显然,玻纤无纺布比玻纤增强无纺布的制备成本低,但玻纤无纺布设有玻纤增强无纺布强度好,因而在具体采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主张,所述玻纤增强无纺布是具有双轴向或多轴向布置玻纤长丝的玻纤增强无纺布,且所述玻纤增强无纺布的克重,在20~200克/平方公尺范围内。由于双轴向或多轴向布置的玻纤长丝的存在,可以有效地提高玻纤无纺布的强度和稳定性。为此,本实用新型予以积极推荐。
本实用新型还主张所述导电箔是通过导电胶与底层布粘接固定连接的,或者是所述导电箔是通过与裸体电热丝焊接固定连接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纽兰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纽兰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36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元宝枫芽茶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自然发泡免蒸新型墙体砌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