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型太阳能光伏光热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3772.8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5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岳畏畏;陈雷田;徐新恒;赵新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悦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52 | 分类号: | H01L31/052;H01L31/05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林炜 |
地址: | 200083 上海市虹***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太阳能 光热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型太阳能光伏光热组件的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发电技术不断成熟,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光电转换效率的绝对数值依然较低,照射到光伏电池表面的太阳辐射能80%以上并未转化为电能,而是转化为光伏电池的热能损失掉,由于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会随着工作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若不对光伏电池采取有效的冷却措施,在太阳辐射能的照射下,光伏电池的工作温度将迅速上升,从而导致光电转换效率的下降。
出于以上原因,为尽可能使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人们通过在光伏电池背面敷设流体通道带走热量以降低光伏电池的温度,这样能使光伏电池的工作温度维持在低温状态,从而提高光伏电池的发电效率,又能充分利用光伏电池工作时产生的热能,这种既能提供电能,又能提供热能的组件即为太阳能光伏光热组件。
现有的光伏光热组件中所采用的光伏电池板,都在光伏晶硅片层的正面铺设有透明的电池背封膜,而在光伏晶硅片层的背面铺设有不透明的电池背封膜,在光伏电池板的背面设置铜管、铝管及扁盒式通道等各种形式的散热部件带走余热,由于散热部件与光伏晶硅片层之间隔有一层热阻较高的不透明电池背封膜,因此其散热效果极其有限,光电转换效率、光热转换效率的提升也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光电转换效率及光热转换效率高的高效型太阳能光伏光热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高效型太阳能光伏光热组件,包括一层光伏晶硅片层,及一层透明的电池背封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热板、毛细管席、上粘连绝缘层、下粘连绝缘层;
各部件按电池背封膜、上粘连绝缘层、光伏晶硅片层、下粘性绝缘层、集热板、毛细管席的顺序,从上至下依次层叠;
所述上粘连绝缘层、下粘连绝缘层均整体透明;
所述集热板通过导热硅胶与毛细管席粘连。
进一步的,所述毛细管席包括一供水主管、一回水主管,及多根毛细支管,各毛细支管的一端管口连接供水主管的管腔,另一端管口连接回水主管的管腔,所述供水主管及回水主管的管径均为20±1mm,壁厚均为2±0.2mm,毛细支管的管径为4.3±0.2mm,壁厚为0.8±0.02mm,相邻毛细支管之间的管间距为20±1mm。
进一步的,所述毛细管席的底面覆有一层保温层。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的底面及周边包覆有防护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效型太阳能光伏光热组件,去除了现有光伏光热组件中铺设在光伏晶硅片背面的不透明电池背封膜,而改用集热板,这样可以直接通过集热板来保护光伏晶硅片,光伏晶硅片与集热板之间的热阻很小,具有很好的散热效果,能增大光电转换效率及光热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效型太阳能光伏光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效型太阳能光伏光热组件,包括一层光伏晶硅片层1,及一层透明的电池背封膜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热板3、毛细管席4、上粘连绝缘层71、下粘连绝缘层72;
各部件按电池背封膜2、上粘连绝缘层71、光伏晶硅片层1、下粘性绝缘层72、集热板3、毛细管席4的顺序,从上至下依次层叠;
所述上粘连绝缘层71、下粘连绝缘层72均整体透明;
所述集热板3通过导热硅胶与毛细管席4粘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集热板3采用的是厚度为0.15mm的铜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毛细管席4包括一供水主管、一回水主管,及多根毛细支管,各毛细支管的一端管口连接供水主管的管腔,另一端管口连接回水主管的管腔,所述供水主管、回水主管、毛细支管均为PP-R管(全称为无规共聚聚丙烯管),供水主管及回水主管的管径均为20±1mm,壁厚均为2±0.2mm,毛细支管的管径为4.3±0.2mm,壁厚为0.8±0.02mm,相邻毛细支管之间的管间距为20±1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毛细管席4的底面覆有一层保温层5,以减少毛细管席的热量散失,保温层5的底面及周边包覆有防护板6,以避免保温层被外部物体损坏,所述保温层采用的是厚度为27mm的聚苯乙烯泡沫板,所述防护板采用的是厚度为0.35mm的镀锌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悦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悦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37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电芯组固定的端盖
- 下一篇:一种光伏发电组件接线盒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