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的斑马鱼产卵孵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4937.3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5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战培荣;刘伟;王海涛;郝兵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韩末洙 |
地址: | 15007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斑马 产卵 孵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孵化装置。
背景技术
斑马鱼,原产于印度和孟加拉国。斑马鱼属热带小型鱼类,体长4-6厘米,体呈纺锤形,背部为橄榄色,体两侧为深蓝色条纹,中间杂有金色或银色的线条,花纹和动物斑马的条纹相似。一般情况下繁殖时,雌、雄鱼追逐产卵后,有吃卵的习惯,导致鱼成活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斑马鱼产的卵易被产卵成鱼吃掉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简易的斑马鱼产卵孵化装置。
一种简易的斑马鱼产卵孵化装置由挡板、隔筛、盖板和缸体组成;其中隔筛设置在缸体的1/4~1/3高度处,盖板设置在缸体的上边缘,并处于缸体的内侧,在盖板上设置凹槽,挡板通过盖板的凹槽插入缸体的内部,将缸体分为两部分。
其中,盖板的作用为防止鱼跳出缸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雌鱼产卵时,卵会掉到隔筛的下面,隔筛的阻挡作用,使产完卵的斑马鱼不能吃到下面的鱼卵,产完卵的斑马鱼也可以及时的捞出鱼缸,从而提高成活率。
本实用新型用于斑马鱼产卵孵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简易的斑马鱼产卵孵化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之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一种简易的斑马鱼产卵孵化装置由挡板1、隔筛2、盖板3和缸体4组成;其中隔筛2设置在缸体4的1/4~1/3高度处,盖板3设置在缸体4的上边缘,并处于缸体4的内侧,在盖板3上设置凹槽3-1,挡板1通过盖板3的凹槽3-1插入缸体4的内部,将缸体4分为两部分。
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当雌鱼产卵时,卵会掉到隔筛的下面,隔筛的阻挡作用,使产完卵的斑马鱼不能吃到下面的鱼卵,产完卵的斑马鱼也可以及时的捞出鱼缸,从而提高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隔筛2的筛栏之间的缝隙为2mm~3m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盖板3的宽度为5cm~10c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挡板1、盖板3和缸体4的材质为玻璃。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采用以下实施例验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一种简易的斑马鱼产卵孵化装置由挡板1、隔筛2、盖板3和缸体4组成;其中隔筛2设置在缸体4的1/4高度处,盖板3设置在缸体4的上边缘,并处于缸体4的内侧,在盖板3上设置凹槽3-1,挡板1通过盖板3的凹槽3-1插入缸体4的内部,将缸体4分为两部分。
其中,隔筛2的筛栏之间的缝隙为3mm,盖板3的宽度为5cm,挡板1、盖板3和缸体4的材质为玻璃。
本实施例中简易的斑马鱼产卵孵化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向本装置装入2/3高度的水,再将发情成熟的雌、雄斑马鱼放入隔板两侧的水中,暂养3天后把挡扳拿开,雌、雄相互追逐、产卵;产出的卵受精后掉到隔筛的下面。
产卵后的雌、雄鱼,由于隔筛的阻隔吃不到卵,卵可以完成孵化。雌、雄鱼产完后也应及时捞出,放入其它鱼缸饲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49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定量的表面张力系数测量仪
- 下一篇:一种新型喷泉壁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