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无线充电移动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5210.7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8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昊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张学群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无线 充电 移动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器,特别涉及一种可对具有无线接收功能手机进行充电的便携式无线充电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是完全不借助电线,利用磁铁为设备充电的技术。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利用磁共振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的空气中传输电荷,线圈和电容器则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形成共振,实现电能高效传输的技术。
无线充电器是指利用电磁波感应原理进行充电的设备,原理类似于变压器。在发送和接收端各有一个线圈,发送端线圈连接有线电源产生电磁信号,接收端线圈感应发送端的电磁信号从而产生电流给电池充电。
现有技术中的无线充电器多为居家或办公室所用,其输入端与有线电源相接,其输出是通过充电板向负载充电,其存在的不足是只能在有外接电源的情况下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带电源输出的便携式无线充电器,其可满足户外旅行者对携带无线接收功能的手机进行充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无线充电移动电源,包括机壳和置于机壳内的PCBA板,在所述PCBA板上还设有无线发射模块板、控制电路和由所述控制电路控制的直流供电电源,该直流供电电源由DC/DC转换器和充电电池构成,其中,充电电池可通过充电接口与外部电源相接,DC/DC转换器的输出端分别与USB端口和无线发射模块板的电源输入端相接,所述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无线发射模块板的信号输入端相接,所述无线发射模块板的电源输出端与无线发射线圈相接。
所述控制电路的电源主控芯片的型号为ASD3E421。
所述无线发射模块板的主控芯片型号为BQ50011。
所述充电电池为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或镍氢类电池。
所述USB端口向外输出标准5V电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DC/DC转换器、充电电池、无线发射模块板和无线发射线圈结合在一起,构成可在户外使用的便携式移动电源,其既可为户外旅行者携带的具有无线接收功能的手机充电,又可通过其上的USB端口给旅行途中携带的具有5V充电接口的其它电子产品充电。居家时可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电池充电,外出时,又可为所携带的电子终端充电,由此,给使用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无线充电移动电源,包括机壳和置于机壳内的PCBA板,在所述PCBA板上还设有无线发射模块板、控制电路和由所述控制电路控制的直流供电电源,其中,直流供电电源由DC/DC转换器和充电电池构成,充电电池可通过充电接口与外部电源相接,DC/DC转换器的输出端分别与USB接口和无线发射模块板的电源输入端相接,所述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无线发射模块板的信号输入端相接,无线发射模块板的电源输出端与无线发射线圈相接。
无线发射模块板的主控芯片型号为BQ50011,当需要对具有无线接收功能的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进行充电时,该模块的电源输出端即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接通,并给无线发射线圈提供电能,由无线发射线圈通过其产生的磁能向所述移动终端充电。
控制电路的电源主控芯片的型号为ASD3E421,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向无线发射模块板发出是否启动的指令并使所述直流供电电源为其它模块提供设定的工作电压。
直流供电电源由DC/DC转换器和充电电池构成,其中,充电电池可通过充电接口与外部电源相接(即在有外部电源的情况下,可对该充电电池充电),DC/DC转换器的输出端与USB端口相接,并且可通过该USB端口向外输出5V电压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电能。该直流供电电源通过其输出端还向无线发射模块板板提供驱动无线发射线圈正常工作的基础电压。
充电电池为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或镍氢类电池
无线充电器系统主要采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无线发射线圈进行能量耦合实现能量的传递。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令用户外出旅行时,没有电线的情况下,仍能正常给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充电,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且性能稳定、可靠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昊,未经刘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52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丘陵山地用旋耕施肥播种机
- 下一篇:具有立体支撑结构的铝箔张紧装置